主席周养俊:师村 狮村

主席周养俊:师村 狮村

2017-11-09 11:22:42    2251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老家师村,在西安城的东南郊,老人们说,距离钟楼也就50华里。这话我相信,因为他们那时候的交通全是步行,推推车、拉架子车,都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师村背靠白鹿塬,面朝浐河水,南可见挺拔俊秀的终南山,往北不远是充满神秘色彩的鲸鱼沟。

师村是一座古老的村庄,村民世代挖窑洞而居。秦汉以前,这里曾是利用白鹿塬原始森林集中烧木炭的地方,至今村子的山坡上、崖坎下还留有烧木炭的小窑洞。这些烧木炭者,在此居住生活了不知多少代,逐渐转为以农桑为主,因而这里又盛产小麦、稻谷、玉米,是一个地道的农业村。师村村风传统古朴,村民善良厚道勤劳,性格豪放直率。尽管一村多姓,但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师村最早叫狮村,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秦汉时期浐河川叫“斯川”,因该村地处斯川之中,故以斯村为名。后因“斯”“狮”同音,“川”“村”近音,就将“斯川”叫成了“狮村”。另一种说法,是师村的地形像一头狮子。第三种说法,是因村中央的崖头上有一尊石狮子,所以村名为“狮村”。《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2000年出版)记载:“狮村,长安县东部著名大村,有475户,1950人,耕地1682亩。生产小麦、玉米、水稻。有狮村小学。相传,宋代该村天降陨石一块,其形如狮,得名狮村。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狮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则记为师村。今分为师一、师二村。(作者注:应该还有师三村、赵家顶村)此村为大狮村,由3个(作者注:应是4个)村民委员会管辖。”

据说,中华民国年间,该村村民赵炳元的老师牛兆濂讲学回家路过师村,在赵炳元家住了几日。赵炳元陪老师游览本村古庙、古迹,牛兆濂看到这尊石狮子,端详了许久,然后说:“这是一块大陨石,经人工雕刻而成。”赵炳元问其多久时间,牛兆濂说:“看造型和古朴程度,应是秦汉之物。”牛兆濂是白鹿塬一带很有名的大才子,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他的话不会错。于是,从这一天开始,这尊石狮子终于有了真实年纪。

2000多年了,这尊石狮子,伴随诸多姓氏的村民在此居住,繁衍生息,生产生活。明代时,有周、赵、戴、李、柴、倪六姓村民在此居住,将狮村改为“六合村”。后又觉得有诸多不好,经六村族长商议,改回仍叫“狮村”。狮村改叫师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据说是汉字简化的原因,狮村的笔画多,那时候村干部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嫌麻烦。改“师村”为“向阳村”,是那个众所周知的文化大革命,一股突如其来红色浪潮把“师”字彻底洗刷了,不过时间很短。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天,村头刚通公交车的汽车站牌上写上了“诗村”两个大字,这显然是公交公司管理人员的失误,年轻人都说好,村里老人却齐声反对,不久,汽车站牌上的“诗村”就改成了“师村”。

师村现在的村民以周、赵、戴、李为主,还有田、倪、张等姓。师村的历史上,曾有柴、罗、水、鄢等姓的人在此居住,后因战乱灾荒,这几姓人逃亡他乡,再未返回。师村至今仍有“柴家坡”“柴家砭”“柴家硷”“罗家坡”“张家沟”“水家坡”等地名。

周姓是师村人口较多的一姓,其人口占全村的百分之五十,赵姓占百分之二十,戴姓占百分之十五,李姓占百分之十二,其他姓占百分之三。

据传,周姓是明洪武十三年由江南健康县迁来的。还有一说,是元末明初由湖北保康县迁来的。前一种说法可能性大。不管来自何处,有一点可以肯定,师村周姓是从外地迁来的,居村中间。来时兄弟四人,为师村周姓四门之祖,与一河之隔的周家崖是同宗。中华民国时期,周家崖每年来师村周家老坟共同祭祖,抗日战争时,国民政府陆军第八师三团把周家老坟作为练兵操场,周姓祭祀祖坟中断。

周氏人丁兴旺,迁来时只有四户,现在人口达到1400余人。清代,周定邦(人称五老爷)考中武举,周守贵、周守林兄弟中武秀才。近代人才更多,有县处级以上官员,有厅局级的领导,还有书法家、画家和作家。

赵姓相传有两支,一支是明代由临县蓝田迁来,另一支是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途经风陵渡乘船由渭河到长安,途中生一子取名“大航”,到师村后又生两子,取名“二航”“三航”,为师村赵姓三门之祖,居于村之高坡上,故称赵家顶。现有村民90余户,人口750多人。民国时期,西安城有一巨商赵彦五,是赵家顶人,此人是杨虎城将军母亲的义子,当时很有些名气。

戴姓在师村定居较早,相传是五代十六国战乱中由湖北郧西县迁来的,初住在蓝田县戴家寨本族那里,后迁至师村。

来时有两户四股,为师村戴姓四门之祖,住在村子一条小沟道里,故称戴家巷子。现有村民100余户,600多人。

李姓相传是元末明初由甘肃逃荒而来,居村子半坡,称李家顶。来时兄弟二人,长名元栋,次名元梁,为李家顶两门之祖。现有村民90余户,450多人。民国时期,李家顶有一李介仁,与赵寿山关系密切,曾在赵寿山部队任上校军法处长。

 

师村原有明熙寺、金玉宫、戴家无量寺、周家祠堂、赵家菩萨、李家玉皇、柴家关公、倪家龙王等十多座庙宇,其中明喜寺和金玉宫为全村之庙,影响也深远。

明熙寺,原称“洞庙”“娘娘婆庙”,建于北宋时期。主要塑像是九天圣母、送子娘娘,其后塑像又有增添。明太祖洪武年间,皇上赐封“明熙寺”,皇封锦扁悬挂在庙中大殿内。农历二月初八为会日,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祈福求子着成群结队,三兆、春临、瓦胡同、曲江、鲍北、东兆余、东伍村、赵家湾、郭家滩、史家坡、史家寨等十多个村子锣鼓队前来助兴,舞狮子、跑旱船、走高跷、唱秦腔,阵势壮观,热闹非凡,令人震撼。明熙寺屡有修复,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1990年重修。

金玉宫,又称玉皇庙,初建何时不可考。《咸长续志》记载,明代就有金玉宫。主要建筑为窑洞,供奉有玉皇、玉皇老师天大大、大祖师、二祖师、地母、黄龙和青龙塑像,院内柏树林立,院外草木葱茏。

《咸宁志》载:“金玉宫在狮村,宫北崖高十余丈,崖下有洞泉二,洞内多矾石,其水如珠,由洞之额循而下之,日夜叮咚,颇类琴音。”当地人称“琴音洞”,也叫“叮叮当当”。当年,有一才子路过此处,为洞泉奇景所吸引,当即赋诗一首:耳畔叮当真好听,疾步近前赏琴声。四下瞧望无琴师,原是洞中滴水声。

乡人云:“二洞始见,各有鲤鱼一尾,一色黄如金,一色青如玉。初亦不甚异之,既大旱一日,洞泉忽水罄,愕间风雨聚至,四野沾走,岁大热。自此,每旱洞泉水溢即有雨,村人感之,立庙为祀。”金玉宫以鱼色命洞,一曰“青龙洞”,一曰“黄龙洞”。农历正月初九为会日。人们相传饮洞泉水能治百病,前来进香祈福者络绎不绝。

传说,长安城的皇帝每到白鹿原及终南山打猎,必带文臣武将及随从至金玉宫休息,除进香外,必饮神泉水解渴。此时,师村斜对面的等驾坡已是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浐河之上,渡船待发。其阵势十分雄壮,现在想来也是盛景。

民国时期,杨虎城将军之母孙一莲久病不愈,其义子赵彦武(赵家顶人)建议到金玉宫求神治病,并用神泉水煎药服用,果见大效。孙一莲因在金玉宫治病灵应,从西安请来石狮、石羊、石鼓等,赠于金玉宫,以表谢意。文化大革命时,村民将这些宝贵文物埋入土内,1993年挖出安放在狮二村村口至今。

明代至今,金玉宫香火不断,期间曾遭兵匪祸害,但屡毁屡建,凡有祈祷,多著灵异。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神像被毁,树木被砍伐。1983年大雨造成塌方,金玉宫建筑和两洞泉均被埋入土内。1993年村民按原庙神像修复成现状,其洞泉被改造为供村民吃水和用水的自来水之源。

我是师村人,属周姓二门之后,先祖有幸居住石狮子北侧,那个地方叫狮嘴儿。不知有多少年代了,我们一直在石狮子身边生活着。风吹日晒、雨袭霜欺,石狮子身上的纹路在我小的时候就不清晰了,如今连影子都看不见了。这次回老家才知道,因狮嘴儿那块地方坍塌,石狮子被埋在了黄土里。村领导告诉我,说村子准备把石狮子挖出来,修葺古庙宇,重整师村家园。几个年轻人愿领衔带头,集村民智慧,精心筹划,以打造古庙神泉、神泉斋饭及庙会为基础,延伸发展庙前休闲广场,集宗教小商品、神泉农家乐、书画展示、拳术表演等多种内容,全面铺开,向社会招商。充分挖掘和利用金玉宫这一独特的人文资源,重塑古村古庙形象,把狮村建设成一个自信、包容、开放、魅力四射的新狮村。

我相信,并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我是师村人,我的笔名叫“诗村”(取的是师村的谐音),我与故乡有着深厚的情结。

近日,走访了师村几位老人,查看了自己过去写的几篇有关师村的文章,翻阅了包括《长安百村》《陕西庙会》在内的一些书籍资料,拟了这篇小文,算是给家乡一点儿贡献。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