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母亲的“中国结”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母亲的“中国结”

2015-01-06 10:39:53    550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李希佳

盘扣说到底也是“中国结”的一种。

如今的人们,冬天穿手工缝制的棉袄已少见了,一件毛衣加上一件羽绒短大衣就可以渡过寒冬;资料介绍盘扣从元朝起市由蒙古传入中原的,那时为了出行和作战方便,新颖的胡服逐渐替代了人们宽硕的衣服,盘扣传到现在只在旗袍、马褂等中式服装使用且只能在影视和话剧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已难觅其踪影了而这些中式衣物如果不用盘扣来紧衣装饰反道显得不伦不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中国政治形势风起云涌,到处弥漫着不同时期和阶段的政治氛围,而真正触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的就是‘最高指示’:艰苦奋斗,丰衣足食。为了生活,我的母亲跟着她的母亲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勤俭持家是家风,母亲乐于助人,也是一位非常严谨之人,从不议论是是非非,也不积极参加大会和游行,一天之中,除了按时上下班,全部时间就用在呵护我们姊妹身上。母亲的绝活是量体裁衣,我们姊妹的衣物从小到大,从里到外,由上及下,皆是母亲亲手缝制的,那时我们家没有缝纫机,母亲总是一年到头洗涮不断,缝补不停,我们尚小,难以帮衬,母亲总是说:好好念书,快把作业做完。每到新年前,母亲总是给我们缝制新棉袄,新里新面,所用棉花是旧花弹好再添一些新棉,因为我们长的太快。布面料在母亲用化石划好线后,三下五除二棉衣的型状就剪成了,然后开始装填棉花、缝边,再翻出棉袄面子压平,这个过程每件棉袄通常需要好几天。定型后的新棉袄,母亲先缝上棉衣的领子,制作棉衣所需的盘扣。棉袄领下那五对盘扣很奇特,是母亲亲手盘的;用陕西话说是:“钮门”。那时我们小不知为何不用扣子,母亲说:棉袄就得用钮门,不然棉袄就不好看了。旧的盘扣是不能用的,因为面料色泽不一样。每次看到母亲盘扣,总能见她谙熟的先用裁剪后的边角面料,统一剪拼成一尺长半寸宽左右的布带,不够时才剪好面料,然后把布带搓紧再密密麻麻一针一线的缝上,一条条布绳就成了,母亲用做好的布绳比划几下,一绕一穿一抽一拽,左盘右绕一个盘扣就成了。母亲说:盘扣头编的时候手劲要匀称,不然盘扣的头大小就不一样、时间长了盘扣头就变形了,既难看又不好扣上,高兴之时母亲会用盘好的盘扣轻轻的敲打我的头。盘扣头做好后,母亲会一对一对的把它的尾翼紧紧的缝在棉袄上,上下左右非常合适匀称。新钮门比较紧实,我们手劲小都是母亲为我们亲自扣上,有时棉袄领下的盘扣比较紧,母亲总是不怕麻烦,即可就把已缝的盘扣拆下来重新缝上,直到我们感觉解扣容易、舒适为宜,试穿扣好后就拽拽棉衣角撕去棉线带出的棉花,拽平抚摸着我们的肩膀说:好了行了,穿上罩衫上学去吧。母亲满意兴奋的神情,恍如昨天发生的事。邻居不会盘扣的人总是到家里跟母亲现学,母亲来者不拒,颇有耐心,告诉客人:盘扣就得七盘八绕,这是咱的中国风。嗬,还蛮有哲理!

时光荏苒,母亲今年八十多了,很少再做盘扣。我曾问母亲,是否把盘扣的手艺忘了?母亲笑着说:那咋能忘呢,现在你们都不穿手工棉袄了;母亲反问道:“电视上说现在有人把盘扣当工艺品来做了,是真的吗?”,“是的,外国没有,那是咱传统的‘中国结’”。

我心想,亦是母亲难以忘怀的“中国结”陕西省咸阳市总工会)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年---记忆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