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读《阅读雷加》随笔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读《阅读雷加》随笔

2015-01-07 13:21:46    530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李文德

国人自古重.中国作家存史于后世者,自周至今数千年,留史于册者可谓灿若星瀚.而新史料发现,近代与现代中土作家史料研究即便是湮没于烟尘中的只言片语,也会使后来人如获至宝,甚或演绎成一幂幂大剧.近收到赠阅图书:中国现代文学馆钩沉丛书已上架佳作之一:<阅读雷加>_____一个作家的人生画卷(刘甘栗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9月第一版),阅读中使我为之心胸潮起潮落,脑际更是掀波鸣涛.

好书百读不厌,劣卷一字呕心.我要说:<阅读雷加>是一部能列入史书目录的真正好书,一部为文学呕心沥血的笔者值得细心品读的正能量佳著.
雷加九十四年人生,七十一年献身于文学事业,实可谓是历经百年沧桑,栉风沐雨在疆场;赤子情怀,奔走于江河湖海山川.痴梦文学,寻觅生活之真善与大美;为时代和人民,是他一生挚爱.的写照和令人荡气回肠的画卷映目之作.
雷加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抨博的一生.讴歌时代的一生.追梦中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雷加1915年出生于辽宁省安东市,早年就读于东北冯庸大学中学部..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参加过.二八淞沪抗战.1938年到延安,活跃于前线和根据地农村.著有大量抗战作品,曾任延安文协秘书长,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任轻工业部处长丶办公厅副主任丶主任,北京作协常务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第三丶四届常务务理事,中国作协顾问,名誉委员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线><蓝色的青冈林>,散文特写:<五月的鲜花><半月随笔><从冰斗到大川><火烧林><南飞雁><边城和人><沙的游戏><我属于这条大河><延河世纪行>.<半月随笔二集>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雷加是一个魅力毕现的人:魁伟健壮,勤奋好学;他的笑,他的故事,他的作品,他的挚著与洒脱,勤勉与活力,为人处事的坦荡胸怀,惜时如金的坚韧,关怀后来者的热忱,令所有认识他与他同行的人,不论职务高低丶富有与贫溅,都会向他躬身致敬,求教至诚.
<阅读雷加>的编者刘甘栗女士,通过对雷加生平与著作及众多雷加研究者文献的再研究,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经过沙里淘金的严谨筛选,通过历史的真实和纪实的镜头与文字的组合,全面缜细,精益求精的求索,历时数载,钩沉出新,将雷加九十四年生死沉浮,苦辣酸甜,南征北战,所思所想轨迹,人生印痕,著作论述,婚姻家庭,事无巨细,精彩粉呈于一卷,献绐后来者一部面貌一新,脱俗入胜的影相与文字相得益彰的宏卷,为今人了解己作古的雷加生前及他生活过的那个时代历史真实,提供了一册鲜活的历史教材,为今天的传记作家提供了一部别样的传记文学样板.
读完<阅读雷加>,我发现雷加只所以能在老中青三代作家心目中获得拥戴和敬佩,成为享誉中国文坛丶高举中国文学轻骑兵大纛,走遍神州山川湖海,原来他是一名从战壕里爬出来,满身带着硝烟气息和泥土芳香的作家.
1938,雷加深入战地,走向火线,多次采访白求恩,他与白求恩同吃同住,写出长篇报道,首先发表在1938年延安出版的<军政>杂志第二期上,成为第一个报道白求恩事迹的作者.当时毛泽东主席读后给予很高评价,并在其阅读的杂志上写了学习白求恩的眉批,专门致电晋察冀边区司令员聂荣臻,要求每月发给白求恩一百元的生活津贴,后被白求恩婉言拒绝.白求恩因此和雷加成为至交,雷加也因此一夜成名.作家张小茜在<雷加:第一个报道白求恩的作家>一文里,对雷加的历史功绩,作了充分肯定.对于这段史实,刘甘栗仅选摘了数百字的文献,便把一个鲜活并感动了三代中国人的白求思故事和作者雷加,再次推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舞台上.使更多后来者有机会去重温那段不平凡的历史o
对于这一段历史,雷加本人的记叙却十分简单,他在<游击二月>一文中是如此写的:
抗战文艺工作团19388月由延安出发到晋西北,快一个月了,我们还要到前方去o
我们在金刚库受到了聂荣臻司令员欢迎o
还有两次我会见了白求恩大夫o一次是他刚从手术台上走下来,另一次是他去前方的前夜o
------我们似乎甩掉了什么,又可以自由自在地来往了o我们在滹沱河北岸柏岭开过军民祝捷大会,又一次见到白术恩大夫,他在祝捷大会上讲了话o
雷加一字没提采访白术恩和写白求恩的经过o这恰恰表明了雷加不事声张,只求平淡的为人处事风格与精神情操o刘甘栗的高明也正是点到为止的编篡为传的创新生命力,远比那些为人作传多了些个人爱恨情感要聪明得多,如此点到比指东道西更富生命力和可信性o
<阅读雷加>,不仅能获得有关怎样认识已逝的岁月和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怎样反映和表现新旧社会关系这种大的问题,而且能学到点怎样去面对不幸甚或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雷加在延安抢救运动,在雷加的心上有过很深的烙印o1942年雷加响应作家到生活中去的号召,到绥德的最基层任乡文书,在那里他经历了那场整风抢救运动,当时绥德是个不过万余人的县城,却开了一个七千人的大会o在那个大会上雷加忽然听到他的名字被提出来,而且是作为汉奸丶特务提出来的,接着就是枪毙雷加一片惊天动地的吼声o突如其来的狂风巨浪把他淹没了,他本能地要往上挣扎,想要申辩,但头脑发木,不知应该说什么,最后却喊出两句像是口号的话:我是东北人打回老家去o他被戴上手铐关进了窑洞,经过县地层层审问,到了八月十五夜里,绥德地委宣传部长审问他,例行公事一样走完过场,临走,给了他几个月饼o因没啥包,雷加掏出结婚时留下签有吴伯箫丶丁玲丶艾青丶萧军丶欧阳山丶艾思奇等人签名的一块很大的红绸子包月饼,审问他的人看了笑笑再没说啥o过了一阵子,他自由了,留在保安处工作,保安处长叫布鲁,进北京后,五一节观礼时,雷加碰到布鲁,两人握手哈哈大笑o直到1950年以后才正式通知他,做了没有问题的结论
雷加生前曾说,1942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教会了他用脚写作的道理o此前,他主要是写前方,写着写着感到一旦离开火线,便失去了动力,因为生活面太窄o他把这种感受告诉了任弼时,任弼时便亲自给王震写了一封信,他和有同感的三位作家拿上任弼时的信到了绥德,王震又把他介绍给习仲勋,习仲勋按他要求到了神木成为一乡文书,无意中使他成为一个深入生活的先行者,并因此得到了一份荣耀o到了农村以后,他如鱼得水,先后跑遍了靠近黄河边上的葭县丶吴堡丶米脂等地,用脚丈量了山山水水,先后创作出了:<炮位周围><揽羊人><纺车又响了><沉默的黑怀德>等后来被评论界称为延安系列短篇佳作而戴入文学史册o
丁玲曾说过:雷加要是不当作家,是能当部长的o1949年进北京后黄炎培点名,把在丹东当过造纸总厂厂长,解放战争中率领职工转战中朝两界,并成为辽宁省著名劳动模范的雷加要到北京,出任轻工部造纸处处长,他上任后未久,找到丁玲说:让我归队好吗?丁玲在延安当过他的领导,深知他天性好动,他不是安安隐隐坐办公室的官吏大员,便设法从黄炎培手里把他给挖回作家行列,从而成全了一个作家的追梦事业o
刘甘栗在<阅读雷加>,对这段史实的编篡,在第五章<延安岁月丶战斗生活>,从雷加<文学谈话><在窑洞里><首渡黄河><为了回忆><与生活同在><游击二月><南来雁><讲话教我用脚写作><泥土的气息><生活如此多彩>及庄启东<习仲勋在抢救运动>,谷溪<我见到的老作家___雷加>,张小茜:<雷加:第一个报道白求恩的作家>,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康平<迎着时代前进>,闫纯德<生活的开掘者>等文字中截玑珠串璀灿,完成了对雷加的艺术雕塑,如没有大刀挥舞的坚毅和可上天揽月,下海擒龙的智慧和气魄,是难免挂一漏十,从而把一个老作家的形象扭曲走样o仅从这一章便不难看出,写传与编传相比,编传需要的智慧远比写传要艰难得多,如果对历史有一点含糊不清,很可能搞成画虎不成反为犬的徒劳!
<阅读雷加>中的雷加身上,确实充满了一种感人的精神,作家马尚瑞认为这种精神就是雷加精神,读者会问什么是雷加精神?回答是肯定的: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他的长篇散文<鸭绿江上>,可谓表现得淋沥尽至,感人至深.二为牺牲精神.三曰奉献精神.这三种精神铸成了雷加的精神支柱,在刘甘栗的编织书画卷中,得到了充分的史证和宏扬,为今天活着的中国作家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正姒阎纯德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雷加>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时代造就了人,人可以跨越时代.雷加的生命跨越两个世纪,有人说他的一生起码有三分之一时光耗费于风尘仆仆的走南闯北中.没有生活的人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真正的作家,不仅要读万卷书,还应走万里路.否则,是写不出好作品的.雷加是这样对待一个作家的成长的.
我与雷加结识于1980,其后成为忘年交.我认为,雷加的一生对得起作家这两个字.刘甘栗为雷加编篡了一部可为后来人捧读并传给未来人的由345幅影相与二十多万文字组合而成的书画全传,一部标新立异挣脱俗套的作家传略,是作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西北国棉一厂)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永远也走不出的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