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切寻凤凰古镇的脉相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切寻凤凰古镇的脉相

2015-01-13 11:20:34    530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山岚

柞水凤凰古镇,我心仪已久的陕南古镇,那石板突兀的街道,那包浆沉稳的木屋,那古朴醇厚的民风和千年薪火的味道,以及盘绕于老建筑周围的河流与山峁,郁郁葱葱间,清水左岸边,不知浓缩着多少迷人的传说和故事。这些都是在我看到摄影家胡子拍回来的照片后,所生发的遐想,这遐想整整牵引了我十年,尤其是我开始痴迷于民俗文化后,凤凰古镇在我的向往里更加的沉甸甸。

清明节假日,朋友知我惦记凤凰古镇,就约我前往,我欣喜不已!
穿越秦岭,绕过牛背梁和柞水溶洞,我们迫不及待地直奔凤凰古镇,尽管天气不爽,可夙愿将了的慰藉令我的情绪依然高涨。渐渐地,山道上车多了,停着的走着的和挪着的,从行人密集的程度看,目的地到了。可照片中那倒映在河流中的古镇门楼与河面上的瘦瘦长长的石板桥在哪里?怀着一串串的疑问,我们驶进了凤凰古镇街口,车窗前出现了一座门楼,这就是凤凰古镇?淹没在杂乱的新旧建筑群中的一条古街啊?!
 眼前的凤凰古镇与印象和想象中的凤凰古镇相去甚远啊!
就是陕南的一座老镇子嘛,从走进去到退出来,我一直没感觉到这是一座独立的浸淫了宋元风尘、明清烟火的古老小镇,简直就是隐身于山沟旧城里的一条仄仄弯弯的老街,一如咸阳的中山街、西安的回民街。只有水痕点点的青砖飞檐和歪歪斜斜的灰瓦屋顶以及厚重黝黑的木板街门尚能告诉我,这里的确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若不是一街两行的小摊点顶上大大小小的遮阳布切割,古镇的味道或许会清晰一些浓厚一些。可惜,农家乐兼集市形式的经营模式让古镇失去了原有的状态,流俗而混乱。仅能代表地域特色的,就剩下生熟山货和让人老是吃不饱的陕南饭菜。
假设我能借来老君的乾坤袋,将这一街两行和各家院子里的熙攘人群抽空,让这千年古   镇归于宁静,我能否触摸到它顽强的脉搏和恒久的温度。但我绝对能从变形的门框里,雕花的窗棂内,斑驳的墙体中,幽深的街巷处感受到凤凰古镇简约的文字和委婉的韵律。其实,历史和文化是让人感受和体味的,而不是供芸芸众生消费的。近几年来,对古村落古镇商业化的开发都冠以文化产业名头,美其名曰民俗文化旅游,实质上就是一种阉割、转基因的时尚消费,给城市人一个花钱换口味岔心慌的去处。古迹和历史就是时尚消费的绝好道具,多么价值连城的道具。
忆往昔,凤凰古镇曾像磁铁一样吸住时间和历史,把自己定格在诗情画意里。“古镇一幅画,群山四季诗。夜听三江歌,白观五寨景。”“千年古镇一幅画,百里田舍几重烟”。凤凰古镇除文物厚重、民风淳朴外,它还出产多种中草药,其他还有皮纸、打铁、纺花、纸扎、竹编、刺绣等手工技艺。这里盛产核桃、板栗、香椿、黑木耳和银杏果等土特产。这里的风味小吃绿色天然,有神仙豆腐、洋芋糍粑、豆酱腊肉、苦荞凉粉等,单是其名字就令人馋涎欲滴。这里流行汉剧二簧、柞水花鼓地方剧种,这里随处都能听到山歌小调。然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水运的萎缩和公路交通的改善,凤凰古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渐渐隐没在秦岭深山之中。当地许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还依稀保留着古老的痕迹,不少居民至今还保持着清晨开张、傍晚打烊的生活习惯,恬静的生活、淳朴的民风宛若一处世外桃源,有史学家称其为具有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历史的脚步迈入二十一世纪,凤凰古镇应时开发,因为准备不足,求成心切,使得古老的小城流俗为一座通常的农家乐式的集镇,翻修开发后的凤凰古镇,有些像被技艺拙劣的装裱匠用胶水和道林纸修复过的一幅古画,品相糟糕,不伦不类,令人惋惜。新旧结合的老屋和石板街再也折射不出历史的辉煌,唯余散落于民间的传说与故事。
凤凰古镇没有漫川古镇那样大的背景那么多的传奇,也没有袁家村那样独立的环境与丰富的细节,凤凰古镇说到底缺的就是文化,乏的就是理念。翻阅凤凰古镇简历,发现这古镇千百年间上演的都是些零碎的折子戏,没有一鸣惊人流芳百世的全本大戏。因而,值得考证和研究的古迹与人物鲜而又鲜,这千年古镇充其量也就是古建筑民居。游客远道而来,单单只是顺街转转,左右看看,没有豪门大宅可怀古,更无驿站戏楼可联想。于是,只有尝几口商洛特色的粗疏饭菜,买几样并不罕见的山货,匆匆而归,总觉得仍是无功而返。
出了街口,四顾于石桥上,就有人依着古镇石碑大声质问:谁能告诉我,河水、长桥、古城墙在哪里?!我听之窃喜,他和我犯了同样的错。岂止是我和他,我相信,凡千里迢迢来此者,多数都犯了我们同样的错:那就是把湘西凤凰古镇与柞水凤凰古镇在意向中重叠了混淆了。(咸阳日报 许文强)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个性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