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自留地”随想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自留地”随想

2015-01-20 10:19:08    612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卫尚科

大凡经过合作化时期的农村人,都不会忘记家里的“自留地”。在那个禁锢和约束十分严格、粮食物资及其短缺的年代,“自留地”在满足家庭生活和市场需要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时,村子里的一切都是“公家”的,连同家里养几只鸡、喂一头猪都要冒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唯有每户一两亩“自留地”,可以算是农户自家的。只有在“自留地”里,自家想种瓜就种瓜,想种豆就种豆。所以,大人小孩工闲时间都在“自留地”忙活,在“自留地”收获希望和快乐。

父亲是务农高手,把家里的“自留地”作务得更是无可挑剔。每年入冬前,父亲总要把秋收后的土地翻过整平。趁着冬季农闲,挖出猪粪、鸡粪,一担一担送到地里。春天来了,队上的农活很忙。父亲只好起早贪黑、见缝插针到“自留地”劳作。因为全家一年的瓜果蔬菜都要靠“自留地”,队上分到的口粮不足也要靠“自留地”弥补,所以父亲在有限的“自留地”里精心筹划、合理搭配,精耕细作、倾心作务。洋芋红薯、南瓜葫芦,各种菜蔬品种齐全,五谷杂粮花样繁多。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拉蔓子的南瓜常常种在地边;为了省去搭架工序,玉米高粱套种豆角;西瓜小瓜收了补种白菜萝卜;糜谷地里套种绿豆。“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在春风和煦、山花烂漫的季节,我常随父亲到“自留地”耕作播种。父亲在前面挖坑,我随身后点籽,其乐融融,其情切切。

如果天年和顺,下地的种子十天半月,就露出嫩绿的秧苗。每天放学不由得到地里走一走、看一看,带着希望、带着期盼。看着禾苗一天天长大,看着它们开花结果。最让人急不可耐的是西瓜小瓜。从坐果开始,不知一天看几回。有时经受不住香甜的诱惑,和哥哥一起偷偷摘下一个,品尝那半生不熟的滋味。“自留地”有了什么菜,家里就吃什么。冬天的蔬菜要靠秋天收获后精心储藏,实实在在的是自给自足。有家庭懒散的或计划不周的,别人家有的他们家就没有。这样,口馋的孩子就免不了偷摘别人家的瓜果。那时虽然吃喝稀缺,但民风和善,对偷瓜果的孩子也不会过分责难,如果谁家有富裕的菜蔬,还常常接济困难的家户。从作务“自留地”,就可以看出各家的勤懒和家境。

靠天吃饭的年月,最怕的是干旱和冰雹。春天旱了种不出苗,夏天旱了长不成秧。尤其是三伏天,持续不下雨,庄稼叶子就卷了、焉了、黄了、枯了,“自留地”就欠收了,家里吃的就单调贫乏了。朴素的乡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杀猪宰羊,祈求老天。现在想来,这不是迷信,是寻求一种寄托!如果遇上冰雹,那就更惨了。顷刻间,辛苦劳作付之东流,丰收的希望化为泡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自留地”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设施农业的推广,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自留地”时代已经过去,但“自留地”精神不应过时。如果把我们的工作看成给单位尽职尽责的话,那么个人的业余爱好就可以看成在作务“自留地”。或琴棋书画,或旅游交友,或舞蹈太极,只要自己喜好且不违法,都可列为业余作务的“自留地”,从而达到发挥特长、充实生活、陶冶情操、丰富人生之目的。读书写作犹如我的“自留地”,一日不作务就好像缺点什么。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自由阅读,自由写作。即使起早贪黑、见缝插针,也会乐此不疲。我阅读我充实,我写作我快乐。

当年,父亲精心作务“自留地”,是为了保障和改善全家的生活;今天,我们作务好“自留地”是为了充实生活,丰富人生,更多的体现一点人生的价值。愿每个人都劈出一块“自留地”,播上健康的种,开出和谐的花,结出幸福的果。(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和儿子一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