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游汉太史司马祠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游汉太史司马祠

2015-02-12 10:51:11    584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1985年,在延安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古代文学老师在讲到司马迁先生和《史记》时神采飞扬,溢美之辞如涨潮之水浪涛不息,他用古今中外史书和《史记》作比较,突出《史记》丰富广博的思想内涵和完美高超的艺术形式的无可比拟,使我们对司马迁的钦慕、敬佩、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在封建集权社会,面对至高无上,不能说“不”的皇权,司马迁敢于“不虚美,不隐恶,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司马迁神人也,圣人也。

“五一”长假,我终于来到司马迁的故里韩城,拜谒了心中的圣地——汉太史司马祠。

出韩城南行20里,跨过1936年杨虎城将军拨款修建的芝阳桥,迎面是一座古朴的木牌坊,由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书写“汉太史司马祠”,司马迁墓就坐落在西南的高岗上。

那天,清风和煦,游人如织,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过牌坊,踏上司马古道,亦称司马坡。这条路面由大小不等的石料铺砌的古道,自战国至今一直使用着,两千年来风雨剥蚀,车马磨损,早已凹凸不平。古道依山而建,随坡势缓缓上升,穿过“高山仰止”、“河山之阳”这些历代劳动人民表达对司马迁的景仰、爱慕之情的牌坊,山势陡然峭起。攀上99级石台阶,到达祠顶“太史祠”。祠院由献殿、寝宫、墓冢三部分组成。献殿陈列着自北宋至现在的数十通碑文。寝宫内是一尊司马迁泥塑像端坐神龛。墓冢是砖砌蒙古包形的八卦墓。墓顶的一株古柏,冠枝一分为五,人称“五子登科”,盘桓屈曲,形若五指,枝叶繁茂,绿荫蔽日,傲指苍穹,蔚为壮观。

站在司马迁墓前,顿觉心静神远。不知那位高人将司马迁墓冢选在这宽阔的黄河岸边巍然耸立的高岗上,极目四野,一无遮拦:东面黄河,平沙漠漠,洪涛漫流;西北高原,四园农舍,错落有致;脚下芝川,树木蓊郁,阡陌相连,整座山岗犹如一条鱼背龙脊,垂直落差104,东西长555,南北宽17,陡立险峻,配以各种建筑,创造出一种引人崇敬的肃穆气氛,一如司马迁的高风亮节。

据导游介绍,司马迁在韩城人的心目中是神,他保佑韩城出了不少文人墨客,杜鹏程就是其中的一个。每年高考前,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祭拜司马迁,“左三圈,右三圈,清华、北大转一转”。自高考制度改革以来,韩城县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渭南市榜首,在陕西省也名列前茅。当场就有不少学生“左三圈,右三圈”拜起来,我真后悔没有带儿子来。当然,孩子能否到清华北大转一转,主要取决于孩子自己努力程度和就读学校的整体环境,但感受司马迁发奋读书敢于成一家之言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孩子一定有所教益。

司马迁是名副其实的汉人,为什么墓冢却是蒙古包形状的?导游说,因司马迁得罪了汉家天子,司马氏受到迫害,司马迁遇难后,由其夫人柳倩和子孙安葬在这里。由于封建统制者视《史记》为“谤书”,封建文人也不敢推崇司马迁,司马迁墓自然得不道修葺。晋朝,司马氏的天下,怀帝拨银三千两,由殷济监建,“汉太史司马祠”从此香烟不断,祭祀无穷。元代,忽必烈推崇司马迁,“汉庭文物萃君门,良史独称司马尊。七十卷书终始备,三千年事是非存。”赦命建造蒙古包形状的八卦墓。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悲哀?

寝宫内的司马迁坐像,身高140厘米,黑须三绺,怡然飘胸,身着红袍,手握竹筒,面稍向北。这位“世界传记之王”,为了历史真相惹怒了当时的皇上,受到宫刑后,以惊人的毅力,用生命和鲜血完成了526千余字、130篇的历史巨著《史记》。一部《史记》记录了多少穷兵黩武、霸道凶残、奸诈无比的帝王将相;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大智大勇、精忠报国的文臣武将;描绘了众多的心底善良、身怀绝技、敢做敢为的游侠隐士。他们个个形象逼真,呼之欲出。一部《史记》实现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抱负,为后世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大量奇伟、悲壮、瑰丽多姿的历史题材。《史记》成了一面“可以知兴衰”的巨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伟哉,司马迁!壮哉,《史记》!

走进献殿,仔细诵读几十通碑文,自西汉以迄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任何一个皇帝没有给予他什么“封谥”。最著名的碑文当属当代文豪郭沫若先生的“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孔子、司马迁同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国芸芸众生有几人能获此殊荣。汉太史司马祠为什么“主要靠地方人士资助,由群众自发修建起来的”,只因为司马迁将“刘家的记帐本子揣了几脚 ”,那为什么李家、赵家、朱家……对司马迁还这么残忍、吝啬。因为他们是统治者,本质是一样的。

由司马迁,我想到了种花和栽刺。花能飘出各种清香,使人清爽舒畅,所以众人都喜欢它,为它浇水、施肥、锄草、松土、消灭病虫害,花可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刺没有婀娜多姿的形态,姹紫嫣红的妖娆,而一旦接触就会有皮肤之痛,有时缠在一起,难解难分,刺使人厌恶。可刺可以提醒人时刻注意,不要得意忘形。对统制者来说,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无疑是刺,使他们感到不舒服。公道自在人心,司马迁墓历经千年沧桑,兵燹战乱,特别是以破“四旧”为特征的“文革”,能够得以完好保存,除过“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外,群众的自觉保护起了主要作用。时至今日,每年清明节,韩城百姓都要自发拜祭司马迁这位他们心中的圣人,一直没有中断过。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到韩城凭吊司马迁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巴金先生曾大声疾呼要讲真话,并为自己在“文革”中的一些言行多次忏悔。可见讲真话也并不容易。我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讲真话的非司马迁莫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以说假话为耻,而以揣摩领导意图,迎合上级心意,讨好主管,哄其心悦,骗取荣誉和信任为时尚,并成为大众心目中崇拜的偶像,那是多么可怕的事。现在,国家提倡和谐,那么讲真话、坚持实事求是应该是第一要务。全社会应大力弘扬司马迁精神,真正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形成以说真话、实话为荣,以阿谀奉承,阳奉阴违为耻的社会局面。

夕阳西下,我走下汉太史司马祠,站在黄河滩上,这里已不是黄河咆哮、风帆浪舸,黄河没有一丝波浪,悄悄的从东面流过,它不愿打扰沉睡的史圣。我收拢住脱缰的思绪,仰望余辉中的司马祠,觉得它更加高大、巍峨。

 拓永祥:延长油田宣传部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心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