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弟子规》学习心得(二则)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弟子规》学习心得(二则)

2015-04-24 19:18:09    573次点击               发布者:百善孝为先       字体:【

分享到:

 

从在杨凌水校上学算起,进入水利行业二十余年了。看来我注定与水有缘。回头一看,还真有些胆战心惊,一晃竟二十年了。光阴似箭,如白驹过隙,难怪夫子望着东流之水有感而发“逝者如斯夫”。

近年我一直在做人事工作,不免想借鉴先人的哲学智慧,探究一下古人是如何搞人力资源管理的。就这样,不知何时起对传统文化兴趣渐浓了。在这里分享两则心得。

(一)孝是根本

李局长来后,现身说法,掀起了学习国学文化的热潮。支部组织统一观看钱文忠教授《弟子规》讲解视频,学习了两次“入则孝”篇之后,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如此强调孝道?“孝”似乎只是为人子女应尽之德,是“家事”,而员工学习孝道与工作有关系吗?这个疑问也是我以前初读国学经典时的疑惑。后来时间久了慢慢有所认识。

传统文化的基础伦理道德教育,而孝道又是伦理的根本。《大学》视家为国之本,家庭伦理有序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基石。“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大意是: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长官。圣人见微知著,善能透过表象直达其根,因此解决问题得心应手。社会秩序乃至单位管理归根结底是理顺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又是从家庭之孝生发的,孝是人及一切动物共有的天性,孝道是家之本亦是国之本,这就是“齐家而后国治”。模范的家庭必然会产生忠诚奉献的优秀员工,不孝之人绝不会真心为单位、为长官效力。由此可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注重员工的家庭生活,员工无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为单位做贡献。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员工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也是为了单位的发展。

那么怎样用人呢?《资治通鉴》中讲到“才胜德者谓之小人”、“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此儒家十分注重“以德为先”。从《弟子规》之圣训“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中不难看出,在培养德行之外有多余的精力,这时就学习才艺。德行为首,才能为尾;德为本,才为末;德为体,才为用;德为主,才为辅。孝为德之根,故此古有“举孝廉”的传统,也就不难理解《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及守孝三年的意义。

(二)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前两年读《弟子规》时,我注意到两个报告,与企业管理有关。到底适合中国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应向西方学习还是向老祖宗学习呢?

案例一: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出“中华传统文化——人力资源建设的智慧源泉”。该节目报道了南京一家企业导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后,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不比西方管理文化差,反而还要更强。因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是本土管理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化智慧的根,也是个人修学、企业发展的根。

案例二:据报道,青岛大洲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韩合资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并没有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式,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源泉,全力导入《弟子规》,推行“中国式”的企业管理。以圣贤经典为主导,用《弟子规》来规范员工的道德品行。自从公司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企业日常管理后,这种严与情结合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不仅激发了员工爱岗敬业回报社会的热情,也促进了公司的飞速发展。在自己公司取得巨大成功、感受到国学文化巨大魅力的同时,公司总裁免费开办了“幸福人生讲座”企业家培训班,以便让青岛地区的企业家都能从中受益。从而带动青岛地区掀起了学习国学文化,“以德治企”、“以德治区”的热潮。

我想,以上的案例,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借鉴。传统文化更加强调实现人的自我管理,注重人的自我约束、自身的修身养性,通过高度的自律适应自然。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在公司内推广国学文化,从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业者自身做起,营建上下和谐的人际氛围。人人从国学经典的宝藏中汲取营养,转变观念,学会感恩,从一言一行中落实,人改变了,事业岂有不兴之理!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能够得到弘扬,又深得民心呢?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它讲的是道,所以能够使人欢心喜悦地来接受它的指导。

可见,国学文化是我们的好老师,不论长幼妇孺,抑或士农兵商,都要虚心向这位良师请教学习。

   

(作者:张军保    单位: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