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六一”的记忆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六一”的记忆

2015-05-06 10:22:55    545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文向利

“六一”前夕,儿子下晚自习回到家后,试穿着“六一”大合唱的表演服,兴致勃勃。看着儿子,我的思绪飘到很远很远,想起自己的一次儿童节。
大概是小学二年级。那时我们的副课有音乐、美术,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音乐课。教我们音乐的是一位中年女老师,她姓姚。姚老师待学生和蔼可亲,性格开朗、活泼,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她,也喜欢上她的课。学校有一台脚踏式风琴,姚老师是学校里为数不多会弹风琴的老师。上音乐课时,每当优美的乐曲从她的手下飞出时,闹哄哄的教室安静起来,我们都专注的盯着坐在琴后的姚老师,认真的跟着姚老师一句一句的学唱着儿歌。因为喜欢老师,我们都卖劲的唱。可能因为我很卖劲,声音很大,在“六一”儿童节前一个多月,姚老师找到我,说“六一”时全公社小学要举行文艺会演,我们学校要出一个小合唱节目,选六个女孩子参加。我一听很高兴,因为这是自己喜欢的老师安排的,又是自己喜爱的活动,当然要参加。接着姚老师组织排练时,我每次都积极参加。还有十天左右,姚老师在一次排练结束时,宣布“六一”表演那天我们小合唱的服装是白衬衣蓝裤子,同学们自己去想办法准备。当时我们平常穿的裤子颜色基本上都是蓝色和黑色,就是白衬衣很少。别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议论怎样解决,有的说让家长做一件,有的说去亲戚家借。我当时就发愁了。七十年代末期,添置衣服主要是靠家里人自己缝制;再说当时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只有过年过会家里才给做新衣服,姊妹多的还要排队轮换呢,平时家里是不会给你添衣服;另外一个,白颜色不耐脏,家里一般不会给小孩做这个颜色,这就使借起来很难。我的母亲手很巧,经常帮村里人裁剪缝制衣服,可惜她已去世;再说父亲一个人的工资除养活四个人,还要偿还队上的口粮钱,是非常艰难的。我怎么好意思向父亲要新衣服?这样犹犹豫豫,过了一个礼拜,离表演只剩四五天了,我还没有借到白衬衣。这天下午,姚老师做最后一次排练时,问大家服装准备的怎样,有什么困难提出来。其他5个人基本就绪了,只有我还差白衬衣。老师问我原因时,我哭了,旁边的同学就把我家的情况向老师说了。姚老师沉吟了一会,摸摸我的头,说你专心排练就行了,别操心白衬衣。第二天下午放学后我在家做作业,父亲从学校回来坐在我旁边,问我:“你‘六一’要参加表演活动怎么不向我说?表演是不是要白衬衣?”我望着父亲点点头,心里纳闷,父亲怎么知道了?父亲继续说,“今天下午一上班,你姚老师走了三里多路,专门到中学找我,她都给我说了。她说孩子第一次参加儿童节表演,给孩子做一件白衬衣吧。说只让我负责掏钱其他事不用管,我已经把买布钱你姚老师了。别担心了,开开心心去参加活动吧。”我一下子跳起来,摇着父亲的胳膊,连声问是真的吗?父亲只是笑。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我们彩排时,姚老师把自己加班加点亲手缝制的白衬衣给我穿上,非常合身、漂亮。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我过得最开心、最难忘的一次!
我小学还未毕业时,姚老师就调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她。我从父亲那儿知道她叫姚秀英。现在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也不知姚老师在哪儿?她过得好吗?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