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成长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成长

2015-05-14 00:26:19    676次点击               发布者:弥陀宝殿       字体:【

分享到:

 在《穹顶之下》之前,柴静曾做过一次演讲:一位老人事业上曾经历很多挫折,有人问他:你靠什么保持年轻时的情怀?他说,有一年去河北视察,他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在路边发现一位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他下车去看。这位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位老人就给了农民500块钱让他回家。他说讲这个故事,是要告诉记者,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尽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执着。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2年,这位老人是时任总理温家宝。这则故事让我震撼的,并非总理宽慰老人的举动,而是那句话: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尽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执着。

还有个故事,发生在国网技术学院培训期间。那时候继电保护实训,做验证比率系数定值。过程并不难,结果却总做不对,也不懂请教老师,反复检查、校验以及着急,终于做出正确的数据时,兴奋、激动地无以复加。现在想来,那时的兴奋大概源于面对困难时的不放弃。

将两个故事放在一起,除了仰望总理忧国忧民,更深的感触是,困难虽有不同,但在困难面前,总理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要执着。

岁月漫长,青工们还年轻,年轻且精力旺盛,世界观、价值观仍未定型,还处于成长、积淀的阶段。本该是阳光明媚的年龄,却总会有困惑,会有迷茫,会希望过来人指点方向。当社会把成功渲染的太过美好,会有人感慨为何自己还未达成想要的生活。我们该如何保持心中的平静与执着。

还是柴静的故事,《穹顶之下》播出之后,柴静及其作品成为舆论热点,全民盛赞之后,有了质疑的声音,随即出现大批专家声讨柴静的《穹顶之下》并不客观也不科学,其论证过程有诸多漏洞,女儿的健康在于她是大龄产妇,而非雾霾。很快就有人扒出柴静本人的座驾就是一辆大排量的豪车,网络舆论甚至咒骂一个跑去美国生女的家伙,凭什么站在理智的制高点对国内指指点点。我无法知晓面对质疑她的心理变化是怎样,但现实是柴静及其团队选择沉默,也未公开回应质疑。这样做也许是默默论证自己的拍摄是否客观科学,也许还有一种可能她坚信自己是对的,她用沉默对质疑进行无声的反驳。纵观整个事件,她执着的拍片、执着的播出、坚信自己足够客观、平静的面对质疑和侮辱,我想她用行动阐释了如何保持心中的平静与执着。

日子有很多种过法。有种生活每一天是辛苦的,但一年比一年好。有种生活是每一天是安逸的,但一年比一年辛苦。余秋雨说过,爱你选择的事业,用信心、勇气,努力去浇灌,成长的坚韧,出落的挺拔。无论将来的结果是否被理解为成功,我们都能说:终身无悔”!

生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我们每一个人创造并且决定。当生活拥有能够不计得失,为信念付出的人,能够捍卫大众利益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任然不言乏力的人,能够在困难面前不言放弃,锤炼得坚韧有担当的人。当生活拥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我们会说,我们为自己骄傲,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成长的方向在哪?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见解。

但至少有一点,就像最近很火的一部纪录片说的那样: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张力中 延安供电公司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身边最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