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油田里的“手艺人”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油田里的“手艺人”

2015-05-21 15:08:36    725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任丽娜

 
前段时间,带着几位省作协的老师去南泥湾采油厂柳林采油大队,我本人就是在这个厂里供职,走着不知走了多少遍的路,聆听着邮政报老师对陕北果园挂果的赞赏,自己心里却总是不以为然。许是时间久了,置身其中就少了些欣赏美的心吧。在果园里东走西转,进了柳林燕沟区队,同行的老师显得意外,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瓜果飘香的宝塔区苹果示范基地的山顶上,区队的一排单边房隐居在此,养了些鸡,种了些树,会议室、办公室、宿舍、餐厅、淋浴间,一应俱全。院内的撬装注水点和一墙之隔的丛式井场,昭示了它与民居的不同。
采油是一种互动的手艺,他用耳朵听抽油机各部件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有无碰挂的声音;用眼睛看抽油机各连接部分,特别是曲柄销子、平衡块有无松动、脱出现象,减速箱是否漏油,井口是否出油,方卡子是否松脱,悬绳器是否打扭;用触觉感受磕头机,手背接触一下电机或柴油机外壳,看温度是否过高,盘根盒、光杆是否发热。我想作协老师一定在打鼓,路上不是一直说采油工的苦吗?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态,也只能在走走看看了。接待的区队马队长性格非常好,一见到来人总是忍不住跟人家多聊几句。建标准化区队成本很高,虽然不在繁华的市区,但从区队选址都是经过多方论证的,即要考虑到兼顾整个区队的采油区域,又要避免破坏耕地、林地,还有采油工的日常生活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知不觉聊着聊着,进了院内,马队从日常的采油工艺到注水环节讲得头头是到。作协老师问山上好住吗,马队笑着说:“山高空气好,有瓜有果,就是不见人”。
马队是位“油田手艺人”,别看他二十来岁,年纪不大,几年来,在这山顶从普通的采油工一步步干到了区队长。从他干采油工的即刻起,兜兜转转,身边的人走了一个又一个,而他则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心,最后老老实实当起了油田“手艺人”。
小时候对手艺人的实在不够宽泛。赶集时拉面人的民间艺人,在街道转角的修鞋匠人,裁缝店的老师傅,他们一辈子就靠一项技能养家糊口,好像他们的人生从未和财富有关。每每总是起早贪黑,辛勤的谋生。那时候,太过于关注五光十色的生活,总觉得所有的手艺人都是和时代脱轨的。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充斥,停不下来的着迷,渐失初心。手艺也有不少失传或是不精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化,或是机器化。
曾几一度,我以为手艺人消失了。满大街的成衣店,找一间量体定制的裁缝店都难上加难;也曾为了一双跟不太好的鞋子,遍寻街角巷尾;他们更多的也是“大隐隐于市”吧。其实,慢慢观察,我们还是活在手艺人的世界里,感受他们的好。
北岛的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写作是一门手艺,与其他手艺不同的是,这是一门心里的手艺”,我反复感受着,思考着,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手艺人。
一、在南泥湾采油厂认识一名叫姬乃忠的“手艺人”,先是被他有着44年工龄当了近20年采油班长所打动。没想到有缘知道了他的手艺故事。“做采油工适合我”,那个过程就是一种入定的状态。一早带齐扳手、铁屑、棉纱等工具,踏上巡井的路途,检查皮带、闸刀、保险丝、皮线、抽油机各部件螺丝,判断分析抽油机、电机、油井故障;各润滑点润滑充足,各部件螺丝齐全、坚固、无松动、无缺损;两皮带轮轮面平等,抽油皮带松紧合适,立管、防喷盒不渗漏,平管紧固,放置合理,油罐脱水装置完好可靠;油井现场界限清楚,井场及道路整洁坚实,无坑洼、无杂草、无油污、无遗物、无易燃易爆物品。最后采出的原油——是它们的沉淀,也是他自己的。
年底的时候,我们拿到了一年的原油产量。用时间沉淀,让收获颇丰。对于日常工作来说,这不过是一次四季的轮回,但对于“手艺人”的他来说,是真正在经历了岁月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奥妙和精髓。前一年,7月18日下午6点,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忙碌了一天的采油工们刚刚端起饭碗准备吃饭,就接到了泵油车在黑龙沟侧翻急需救援的消息,大家赶紧放下手中的碗筷,匆忙赶到了事发地点。汇合队部的抢险队员,几十号人开始了紧急救援。联系车辆返打油、吊车、围土坝,在人头攒动的急救现场,只见一个身披雨衣的老汉正挥舞着手中的铁锨,埋头苦干。“老姬,你回去吧!干活的人多着了。”“没事,人多干的快。我能行!”屋漏偏逢连阴雨,天色渐渐变暗,夹杂着轰鸣的雷电声,刚才的毛毛细雨也越下越大,倾倒的原油混着雨水,增加了回收的难度。动作要快,要快,千万不能让原油流入农田,造成环保污染事故。只听老姬高喊一声:“大家抓紧干,别让油流进地里!”说完就跳进了没入腿肚的油泥中,飞溅的油泥糊在了身上、脸上,可他全然不顾。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大家打起十几把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线,继续一铁锨一铁锨的铲着,当处理完所有抛洒的原油,大家才裹着浑身的油泥,一步一滑地回到了区部。此时,时间的指针已到了凌晨一点,整整7个小时,老姬就和年轻后生们一起这样不停歇的干了7个小时。他忘了自己已是明年就要退休的老工人,只记得自己采油班长的职责;忘了工作的劳累疲惫,只记得任务完成的满心喜悦。他说他所照护的抽油机不是毫无感情的机器,而是贴近人内心的东西。
油田里的“手艺人”弥足珍贵,因为他们除了要打磨技能,还要对抗浮躁的社会,这一切全靠自己的意念。正如古人说:无须黄金万贯,只需一技傍身。做个堂堂正正的手艺人,心安理得。(南泥湾采油厂)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延长文化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