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秦岭计划”纵深推进 协同创新“开花结果”

陕煤集团:“秦岭计划”纵深推进 协同创新“开花结果”

2023-08-04 15:08:18    3730次点击               发布者:admin       字体:【

分享到:

作为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抓手,陕煤集团在2021年启动了陕煤-秦岭基础科学研究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秦岭计划”),计划投资30亿元,面向全球整合智力资源,进一步与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秦岭计划”实施三年来,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动态调整”的思路,结合国内科技创新资源分布特点,以西北、华北、长三角、京津冀和东北地区重点专职研发机构为切入点,推动“秦岭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辐射覆盖。

“秦岭计划”纵深推进 创新模式全新开启

“科技经纪人”队伍是推动技术与市场有效连接的纽带,主要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既要了解技术和市场,还要掌握企业发展需求。作为陕煤集团“秦岭计划”实施的主体单位,陕煤技术研究院创新性地联合高校院所及创新创业团队,遴选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经纪人团队,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一种新型的创新联合体。

与传统的“科技经纪人”不同,这些经纪人团队的负责人均为煤炭、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方向细分领域一流的科学家,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背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迅速实现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无缝对接”,建立一种全新的“以项目为载体、以资本为纽带、以激励为抓手、以创效为目标”的深度合作模式,实现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及产业发展的高效联动。

“秦岭计划”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众多教授专家的认可,现已陆续组建了11支科技经纪人团队,物理学院副院长杨志懋教授带领的“陕煤-西交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杨志懋教授遴选的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电解水析氧催化剂的制备等6个项目已启动研究,另外1个中试项目和备选的相关项目也在顺利洽谈中。

“‘秦岭计划’为高校科研团队的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为传统校企合作带来了一种新思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也帮助学校自主选题科研找准了定位,相信通过这种全新的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将会形成一批新的成果。”杨志懋教授说。

截至今年上半年,“秦岭计划”已累计对接科研机构88所。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春应化所等59家科研机构开展了合作,组建经纪人团队122个。

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创新链条全力构建

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作为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秦岭计划”的实施,引入高校等专职研发机构优质的科技资源,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利益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企业与高校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分别处于创新链条的前后两端,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专职研发机构擅长于前端的基础研究工作,而企业研发机构偏重于后端的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工作,主要是解决技术性的应用问题。

陕煤技术研究院作为“秦岭计划”后续开发实施主体和管理单位,不仅为项目后续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提供资金、人员、场地和装备等全方位保障,承担后续开发风险,同时按照科研项目研发全生命周期,以目标激励为导向,打通科研人员项目研发过程激励与干事创业晋升通道,保障项目研发团队的切身利益。

通过“秦岭计划”提供的中试平台,浙江大学伍广朋教授的项目实现了推广放大,也进一步实现煤化工产品的绿色化、高值化及精细化。在此中试项目成果合作基础上,凭借完整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资源,伍广朋教授进一步加强与陕煤技术研究院的协同创新合作,现已在催化体系、降解材料、阻燃材料等方向形成特色鲜明的系列高分子材料项目布局。

“我们通过及时总结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工作经验,持续完善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了‘行业研究、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资本运作’全链条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体系。”“秦岭计划”实施主体单位有关负责人表示。

“两链”深度融合发展 创新活力全面激发

“秦岭计划”坚持“认识差异、互补短板、精诚协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明确经纪人团队支持方式、管理方式、资金拨付、成果分享及项目开发主体、后续技术开发、产业发展实施方式,努力打破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的壁垒,推动创新要素的相互合理流动,高校等专职研发机构在积极提升自身独立进行成果转化的能力,向创新链的后端延伸;企业研发机构也在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向创新链的前端延伸,通过“双向奔赴”将项目不断推向产业化应用并共享收益,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不断开出产业之花。

与中国石油大学张鑫教授团队合作的高抗硫低温脱硝催化剂项目,技术指标先进、工艺可靠,产品属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抗硫低温脱硝催化剂,技术国内领先,经济效益良好。

与华东理工大学张军教授团队的合作辛烯制备中试项目,打破技术壁垒,解决了产品合成“卡脖子”技术及连续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难题,中试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辛烯工业化产品方面的空白。

与西安交通大学刘明教授团队合作的低损耗铁硅铝磁粉芯制备技术开发中试项目,技术指标先进,产品属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通过“秦岭计划”已与高校等专职研发机构开展基础研究项目合作126个,中试项目合作5项。

随着“秦岭计划”的纵深推进,陕煤集团在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方面的成功实践,必将为集团公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矢志跻身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徐婕 秦自凯)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2740名高校毕业生加入陕建 其中博士4人,硕士2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