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三农都是情——记南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徐少科

洒向三农都是情——记南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徐少科

2010-03-04 08:52:10    178次点击               发布者:admin       字体:【

分享到:

对农业生产的了解细致入微,倾尽全力帮助农民致富,更多地关
注弱势群体,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这就是南郑县农村信用联社理
事长徐少科的最佳写照。5月10日,笔者在南郑县高台镇弥陀村果园
偶遇徐少科时,他正在这里调研山区信贷资金需求。而这已是今年徐
少科第二次来弥陀村了。第一次是在2月下旬,春节收假后第一天,
徐少科就和阳春信用社主任到弥陀村了解春耕生产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情况。
  南郑县种桑养蚕历史源远流长,也一直是南郑农民家庭养殖业的
一大特色。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家庭养蚕业发展很快,种桑养蚕收入
对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户种桑养蚕增多,农民
蚕茧销路不畅,价格上不去,增产不增收的矛盾十分突出。不怕养,
只怕卖,谁来给农产品买单?徐少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南
郑县办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蚕茧深加工企业的设想油然而生。在徐少
科的促动下,2005年南郑县信用联社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周长喜原
是高台镇多种经营办主任,对种桑养蚕素来情有独钟,搞蚕茧深加工
也是他多年的理想,但苦于自有资金不足,未能实现。南郑县信用联
社对行业前景预测后,投放290万元贷款,支持周长喜成立了同利源
丝绸有限公司,彻底结束了南郑有茧无丝的历史。如今公司年需蚕茧
28万公斤,目前蚕茧价格较建厂前每公斤上涨6-8元,仅此一项可为
每户蚕农增收196元,现在南郑农户养殖的蚕茧已不能满足其生产需
要量。
  近年来,县域小企业已成为南郑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由于
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自我约束力差等原因,符合贷款条件的微乎
其微。但徐少科却认为,许多小企业也有适销对路和经济效益良好的
产品,小并不等于弱,小企业也有优质客户、信用客户、黄金客户。
基于此,南郑电磁线厂、恒安养殖、一顺隆等一批典型的农业小企业
在南郑信用联社的支持下脱颖而出。
  黄官镇农民李光明搞腌菜加工和黄酒酿造,企业初期依靠信用社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就能维持生产所需资金,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更大的资金缺口摆在了这位陕南汉子的面前,抵押无财产,又找不到
合适的保证人,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就难以摆脱家庭小作坊式的生
产。为保住黄官腌菜、黄官黄酒这一在陕西小有名气的品牌,徐少科
及时与经营班子协商,启动了农户联保贷款,为李光明提供50万元贷
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目前,黄官腌菜、黄酒不仅获得了国家质量
标准认证,还摆上超市柜台,产销两旺。
  “优先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用金融催化
县域资源优势尽快变成经济优势是我们农村信用社本职所在。”这是
徐少科常说的一句话。因此,从农信社获得第一笔资金作为启动资金,
取得效益后不断累积,依靠循环借贷扩大再生产,也成为南郑县许多
农民共同的致富模式。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加入致富行列,徐少科与信
用社主任们一起经过充分论证后在全县信用社专门推出小吃业贷款,
为外出经商的农民提供启动资金。据统计,南郑县共有农户7.9万户,
农信社创新贷款模式后,有近四成的农户从中受益,有60%的农户通
过贷款走上了致富路。
  针对贫困农民脱贫欲望最为强烈,但获得信贷资金的可能性也最
小这一情况,徐少科要求全县信用社充分发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无抵
押、无担保这一优势,信贷员要及时了解农民的贷款需求信息,送贷
上门、送贷到户、不误农时,全方位满足农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并
根据农业季节灵活调整和增加对信用社的考核分值,增大小额农贷对
各社主任年度目标工作考核的权重,从制度上保证这一支农品牌做大
做强,使一批贫困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在现代社会享受金
融服务,就意味着人们能够有机会去改善自身的处境和状况。”从徐
少科睿智的语言中所透露的是对“三农”深深的情和爱。
         (本报通讯员  邓子俊  吴晓燕  本报记者  王向华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