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文化的洪庆现象初探

灞桥文化的洪庆现象初探

2015-01-29 13:52:11    343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李胜利·

改革开放30多年,陕西文学在国内享有盛名,随着“陕军东征”以及“茅盾文学奖”的屡屡斩获,特别是以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为标杆所产生的文学影响,让国人感受到了新时期文学的巨大魅力。作为陈忠实故乡的西安市灞桥区和白鹿原(地理意义),在文化和文学方面所形成的后发效应也越来越大。一批作者已经走向成熟,一批作品相继出版并产生较大影响。随着灞桥区两届“白鹿文学奖”的评选,纵观近年来灞桥作家所获取的文学成就,人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灞桥区的洪庆籍或在洪庆有过工作经历的作者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们不妨称之为灞桥文化或文学中的“洪庆现象”。本文拟就这一现象作如下分析、探索。

 一、洪庆作者的创作成绩和对灞桥文化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灞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工作,创办的几种文化、文学刊物,举办的多次文化、文学活动,不论是从参与程度、创作实绩及社会反响来看,洪庆作者在其中占取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我们且来看看其中的“洪庆现象”。

2008年,灞桥区文体旅游局、灞桥区文化馆编辑出版的50余万字的《生命中感动的旋律——灞桥改革开放30年文学作品集萃, 其中50多位作者中,洪庆籍作者就占了14位;从2011年开始迄今,灞桥区两届“白鹿文学奖”的获奖作者是:李君利、白来勤、韩怀仁、郭义民、郑征、雷焕性、张仙利、李东宁(其中白来勤、郑征连续两届获奖),这数人当中,李君利、韩怀仁、李东宁、雷焕性均为洪庆人或工作于洪庆,在8位获奖者(其中两位两届均获奖)中就占了四位之多。

2015年1月25日召开的西安市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暨大唐新丝路群英会2015年度工作会议上首项表彰的“2014年度‘突出成就奖’”6位获得者:李胜利、马士琦、路桄畅、刘炳南、伏萍、王盛才均在该年度出版了著作,均为洪庆人或有洪庆工作经历。

如果将时间再往前推若干年,以下作者及作品不得不提。

王韶之:洪庆田王村人,著名文化人、剧作家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在省内外刊物发表许多剧本,供职灞桥区及文化馆后,又通过辅导、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许多新人。2000年以后,长年居住于洪庆街道郭李村“陈忠实文学创作基地”,创作出长篇小说《山乡旧事》并出版,颇受好评,成为改革开放后灞桥区农民出书第一人。

王盛才:洪庆田王村人,知名农民诗人。创作有大量农民诗歌并见诸报刊,出版诗集《草根诗选》,撰有数部“都市碎戏”在陕西电视台播出。被业内认为戏里有故事,故事有生活。

韩怀仁: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位于洪庆)教授、著名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等7部和长篇小说《大虬》。《大虬》出版后反响很大并出修订本,已与影视公司签订了电视剧、电影改编协议。韩怀仁笔下的人物个性独特鲜明,小说语言质朴,抒写富于生命诗意,时代与历史背景深邃宽阔,具有较强的思想认知和文学审美价值。

雷焕性:洪庆惠东村人,笔耕数载,终有长篇小说《川子沟》出版并获灞桥区第二届白鹿文学奖。《川子沟》贴近生活地气,为“老三届”讴歌、为老百姓立传,为“返乡知青”这一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作了艺术的表达诠释。雷焕性的小说,语言运用通俗直白,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李君利(笔名峻里):洪庆郭李村人,灞桥区文化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灞桥区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村路上的歌声》《在阳光的皱褶里跳舞》等小说、散文集多部。曾获“青海湖文学奖”和首届“白鹿文学奖”。除了自己出版几部小说、散文集外,长年笔耕不辍,为不少新人作品作序写跋、撰写书评,创办并主编有《灞柳文学》《文化灞桥》《灞桥民俗》以及《生命中感动的旋律——灞桥改革开放30年文学作品集萃》等书报刊。协助区文体局策划设立并组织两届“白鹿文学奖”、主持成立区作家协会等,为灞桥文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李君利的作品,语言纯熟,叙述精致,意境优美,具有强烈律动的时代脉搏和较高格次的文学审美意义。

刘炳南:洪庆惠东村人,农民诗人,西安诗词学会会员、洪庆文化艺术协会会长。酷爱文学,创作诗词近千首,出版诗集《灞川掬韵》。刘炳南的诗歌创作,深接地气,贴近生活,语言流畅而富于特色,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马士琦:公安洪庆分局警官,集作家、评论家、书法家于一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陕西省作协、书协、杂文、楹联协(学)会会员,陕西省图书评论、省传播学会理事等。勤奋书写并时有作品在全国报刊发表,出版作品集两部等,成为跨界多栖的知名艺术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鹿丁联:洪庆燎原村人,庆华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作协会员。创作有大量散文和评论。每年高考前夕都在报上开设文学专栏,指导中学生的作文写作。

李东宁:洪庆郭李村人,西安49中高级教师,陕西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诗词集《一枝独秀看东方》并获灞桥区第二届白鹿文学奖。他潜心钻研,精品不断。其诗歌语言精致、随韵上口、动感极强,其唯美的诗境追求在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

张郁兵(笔名:雪松):曾在洪庆街办工作20余年,热爱文学特别在传统诗词创作方面成绩斐然。现任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出版有《雪松词选》等。其诗词格律严谨,意境高远,思想深邃,颇具唐诗宋词之风。

李胜利:曾在洪庆工作8年多,出版综合文集《生活之歌》、散文随笔《一路走来》。他的写作富于情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系列散文创作,书写着一个时代阶段的深入思索和独特记忆。担任灞桥区作协理事和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职务,为文化灞桥建设作着不懈的努力。

路桄畅:洪庆路家湾村人,农民诗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等。与同村的书法家、诗人赵崇生等五人合著有《霸上抒怀——洪庆五人诗词集》,出版《路桄畅诗集》。潜心诗词创作,诗风质朴清新,意境高远,在继承和创新上做了不少的探索,尤其是信天游诗作具有一定影响。

罗忠义:洪庆砚湾村人,企业家、文学爱好者。著有回忆录《砚湾叙事》,问世后广受好评。被誉为“是一部记录和描述洪庆乡镇企业发展历史和普通百姓艰难生存”的好书。

鹿志锋:洪庆燎原村人,灞桥区图书馆干部,诗人、评论家。出版诗集《诗人与歌手》、文化散文集《守望家园》等多部,对于历史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表述。此外,还有同村的原西安晚报社记者袁春乾出版纪实文学《人民画家赵望云》、灞桥区政府干部许卓良、洪庆教师袁积特等文学爱好者,不时创作,成绩斐然,影响不小。

伏萍、朱均亭、牛国良、李平波、杜万潮、谢天福、王自修、李威、马宝安等供职位于洪庆的中国航天科技四院,均有个人专著出版。伏萍为会长的四院文学协会常年组织职工开展文学交流活动,创作出版了四院职工文学作品集《肩膀上的日子》,丰富和繁荣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洪庆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王季庆出版《王季庆诗集》《王季庆诗书集》,并对洪庆文化艺术活动予以热情支持和推动。位于洪庆的庆华集团青年干部、诗人申小三出版诗集《太公不钓鱼》,庆华集团退休干部刘邦定出版诗集《灞水情歌》,庆华集团干部刘焕文出版诗集《街上跑的女人》,洪庆岳家沟村人、退休干部胡文学出版散文集《小屋绿梦》,下鲁峪人、退休干部杜世儒出版中篇小说《老调新韵》,路家湾村人、灞桥区教师修学校教师杨光伟出版评论随笔集《基础教育评论》。

曾在公安洪庆派出所工作的张雄利、洪庆赵东村的王长安(曾与李君利就读于西北大学作家班)、赵西村的苏西民、砚湾村教师张仙利等也都笔耕不辍,作品时常见诸报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以上作者的作品分别有: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戏曲、理论、随笔杂谈、回忆录等。除反映特定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物命运外,大量的素材内容均离不开本土文化。体现着作者较强的生活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一道独特而又耀眼的文学风景线。

上述“洪庆现象”的作家们,虽然皆为业余作者,但都能置身于火热的生活当中,以独特的视觉,不懈的追求,深入的思索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在为人文灞桥、生态灞桥、文化灞桥、和谐灞桥建设做着辛勤的努力,他们的努力对灞桥文化建设和文学创作的助推作用是比较重要而明显的。

 二、“洪庆文学现象”成因的探索和分析

透过上述作者创作的背后,梳理其成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分析探讨:

地理位置独特  洪庆的地貌特征在灞桥区独一无二。有洪庆山、二原子和繁华的平川地带。多年来由于洪庆街道党工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洪庆山上的矿山、森林、植被、杂果、鸟兽等珍贵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以很好的保护,自然风光极其迷人。伴随着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命名、新等级公路的开通,洪庆山已成为西安市民近郊旅游的首选地;洪庆街办二原子地带的大部分村庄错落有致,形状各异,既有土窑洞、崖背子,也有厦屋房、平板房,地势比灞河川道高,比东面的洪庆山主峰低,土地肥沃,粮丰人勤,人文厚重,民风淳朴。郭李村“陈忠实文学创作基地”的建立,使得大量的文学爱好者心向往之,趋之若鹜;平川地带,交通发达,诸国家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分布其间,现代化气息甚浓。因而,生于斯、长于斯,包括在此工作过的人都会从中悟出自然天地、历史文化、时代风貌的深厚意蕴,更增添着这一方水土的无限魅力。

 人文积淀深厚  洪庆街道背靠洪庆山,西邻灞河,灞河发源于秦岭,贯穿了公王岭、华胥、老牛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众多著名历史文化遗存,正如陈忠实先生所说:“一条不足五十公里的灞河,走完了人类一百一十万年的历史二十世纪70年代,闻名于世的“车丈沟庄园”让众多的人从另一侧面认识了洪庆。陈忠实、郑征、王韶之、罗春生所著的《灞河怒潮》将村史教育推向新高,开创了洪庆文学之先河。至今遗存下的车丈沟明清建筑庄园及金线吊蝴蝶树让世人大开眼界,记忆犹新,叹为观止。此外,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所在地——砚湾、枣官瓦、洪庆沟、洪庆河等遗存为这里增添了几丝神秘文化内涵。加之驻地的大单位航天四院、庆华集团、二炮工程大学等都为洪庆地区输入了现代和当代文化的元素,有力推进了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政府文化活动助推  洪庆地区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建起了灞桥区第一家影剧院,成立了灞桥区洪庆文化活动中心,并被纳入西安市电影公司放映序列。定期放映中外电影、举办多期“希望奖”影评征文活动,定期开展文学讲座活动等。如1984年,洪庆镇政府在洪庆文化中心举办的陈忠实中篇小说《初夏》研讨会,邀请陈忠实先生参加,其文化影响十分深远,洪庆地区的文学爱好者受益匪浅。西北大学首期开设的青年作家本科班,灞桥区学员二人均为洪庆籍,一是李君利,二是王长安。尤其是李君利,文学创作成就突出,培养文学新人在所不辞。近年来洪庆街办和区文体旅游局领导高度重视洪庆作者的创作,多次在洪庆召开洪庆作者的《川子沟》《路桄畅诗集》《砚湾叙事》等作品研讨会,提供财力、会场和人员上的支持,鼓舞和推进洪庆地区文学创作迅速向前发展。

团队精神堪赞  1992年由诗人王盛才主编《红坑文学》开创灞桥区乡镇文学刊物的先河,到2002年洪庆五诗人王盛才、赵崇生、刘炳南、张郁兵、路桄畅出版诗集《霸上抒怀》到2011年11月11日洪庆文化艺术协会的成立,再到长篇小说《大虬》《川子沟》、牛国良词学专著《宋代词人常用词牌》、诗集《灞川掬韵》《路桄畅诗集》《草根诗选》、回忆录《砚湾叙事》、伏萍散文集《生命的叶子》等的问世,团队精神一直贯穿其中。这些著作出版之前,洪庆文友韩怀仁、李君利、马士琦、王季庆、鹿志锋等多次相聚,对初稿提出建议,并相互砥砺,认真修改,力促出版。文友间或作序跋、或题书名、或写书评、或审读、或插图、或题词、或点评,皆满怀热情,一丝不苟,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文化团队精神,从出书质量、时间上有了一定的保证。洪庆文化艺术协会现有会员70余名,出书近50。其团队合作的精神在灞桥区境内也是比较突出的。  

 作者不懈追求   热爱是第一老师笔者上世纪80年代在洪庆公社工作时,就与李君利、鹿志锋、鹿五会等文友研讨办刊事宜。经常在一起探讨文学,交流读书心得。将退稿视为平常事和动力,从不气馁。偶有作品发表,周边的文友比作者还高兴。当年区文化馆学员作品选登的报纸《习作选》头版发表的两篇短篇小说为李君利的《福儿奶奶》、许卓良的《淡淡的来苏味》,就让文看得很是神圣和光彩。李东宁无论是在小学,还是中学都耕耘不辍,并在职参加相关专业进修拿到文凭。……这些作者都是业余的,付出的汗水和艰辛可想而知。试想如果没有一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要取得如上成绩那是不可思议的。

写作题材丰厚   由此上溯二三十年前,洪庆的乡镇企业成为区内的龙头老大。“钢窗”、“铸管”声名鹊起。前文所述,车丈沟张百万民居的题材风靡了十几年,尔后又出现了平地大会战;岳家沟村优秀党支部书记胡兴汉、身残志坚的栗沟村老书记任宏茂;街子村小伙、西安宝马彩票案主角刘亮;水泉山庄的槐花宴、农家乐;野鸡胡的黄巢堡森林公园;航天四院的高科技、二炮工程大学的砺剑育人……

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好的素材,成为人才济济的洪庆文化、文学传承、研探、爱好者取之不竭的历史与文化生活源泉——

 于是《村路上的歌声》唱响了  ;《山乡旧事》《大虬》《川子沟》诞生了;《灞川掬韵》出版了; 《砚湾叙事》问世了;《一枝独秀出东方》获奖了;……

四、对“洪庆现象”的前瞻

     纵观“洪庆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一作者群的年龄比较偏大,除个别70后以外,大多在50至70岁之间。虽然说,“姜还是老的辣”,从生活阅历、文学功底、思想感悟、认知社会来说,这个年龄段属于成熟期和收获期。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老化”现象也是显而易见的。

人常说,文学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的寂寞之路,带有“花钱赚吆喝”之意。中青年人中有无文化和文学爱好,不可勉强。试想:当许多年过去以后,一代新人对文化、文学没有了阅读的兴趣,没有了深入生活和文学写作的欲望,这不见得就是一个地区的幸事。

因此,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正视研究和分析这一文化现象。相关职能部门务必采取切实措施,对这些常年坚守在文学阵地的老中青作家们在生活、写作、出书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搭建文学平台、加强互动合作,并为这些人建档立传,开展多种联谊和交流活动,使其为灞桥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出更多的精神食粮。

在当前,应尽快让郭李村“陈忠实文学创作基地”名至实归,把洪庆这个引领灞桥文化发展和文学创作的旗帜真正树立起来,使其继续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洪庆文化艺术协会的扶持力度,还应不断培养和推出新人,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所要求的“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以此作为目标,充分发挥“文以载道”、“文以载人”、“温润心灵”的作用,让白鹿原之厚重的文学积淀进一步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