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巾帼气若虹—漫话伏萍和她的散文

文坛巾帼气若虹—漫话伏萍和她的散文

2014-10-31 11:12:40    100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韩怀仁

我和伏萍认识,是在2011年初夏时节。和我相熟的航天四院工会副主席刘继全先生给我打电话,说是想让我给四院的文学爱好者讲一堂有关文学创作的课,约我过去谈一谈。在军校当了几十年教员,养成了“好为人师”的习惯,只要有人让讲课,我总是很欢喜的。我很快赶到了刘主席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当时坐了几个人我现在印象模糊了,但在场的伏萍女士我却是准确无误地记住了的。因为刘主席当时把伏萍作了重点介绍:“这是我们航天四院文学协会的主席,是我们单位出了名的才女。发表过不少作品,也出过诗集。这次请你来讲课,就是她提议的。”

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伏萍给我最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这大气是从她那热情而谦逊的笑容中流露出来的,是从她不卑不亢、礼貌得体的谈吐中体现出来的,是从她周密的思考、委婉的询问、恰当的安排、果断的决定等工作风格中展示出来的。无论身材相貌、言谈举止,她都“很女人”——娴静、优雅、温柔、亲切、平和,一样都不缺少,但只要一接触、一交谈,你却立即会感觉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大”——学问见识、胸怀志向、精神情趣,全都能让人想起博大、远大、高大这些词汇来。这“大”,不仅表现在她含蓄蕴藉而又富有尊严的气质上,也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细节上。
因为两个大单位是一墙之隔的近邻,所以,自从在 “讲座”上我和航天四院的文学朋友认识之后,伏萍和她周围的文朋诗友们便隔三差五地请我在一块聚一聚,谈谈文学,说说艺术,说说艺术,那种“巾帼”的爽快与大方,不亚“须眉”。聚会时,每逢有年长的朋友坐车不方便,她便说:“您稍等,我开车去接您!”散会时,她又会主动提出:“不用等公交了,我开着车呢。不就几脚油门的事吗?”
正由于为人处事大气,所以她的人缘儿极好。身为高级政工师,她先后担任过团委书记、组织、宣传部部长、工会副主席、航天四院女工委主任等领导职务,在职时的忙碌情状自不必赘述。退居“二线”后,她仍如“一线”般活跃——不仅组织文学协会开展多种活动,而且参与了编撰《航天四院简史》、回忆录《丰碑如山》、职工文学作品集《肩膀上的日子》及国际宇航院院士《杨南生传》等多副重担。热心与忙碌,使她周围总有一大帮朋友,营造了一个更大的“气场”,从而使这位“文协主席”也愈发显得大气。
在她送我的那本诗集《夏天的微笑》里,在她发给我的那些小说、散文里,处处回荡着的,确实是壮美如虹的大气。即如手头的这本散文集,只要翻开,那种如虹之大气便会扑面而来,只不过她很聪明,总是将所有的大气与刚烈巧妙地用她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精致地包裹起来:
《记忆中的43所》,可以说是伏萍为航天人艰苦奋斗历程所绘制的浓缩型的巨幅画卷。在这一系列散文的卷首,作者有一段题记:“我知道,43所人虽然都是一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群,但他们却是一群为自己所信奉的事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在记录这些最可爱的人的事迹、颂扬这些最可爱的人的精神的散文里,我们看到了艰苦环境里的乐观主义精神、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出生入死的英雄主义精神。随着她的讲述,我们时而忍俊不禁,时而唏嘘不已,时而热血沸腾,时而热泪横流。
《王阿姨请客》里有这样一个细节:
王阿姨忙前忙后,做了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妈妈过意不去,不时催促她少做点儿,阿姨说,没了没了,就剩下一个汤了。不一会儿,王阿姨把一个痰盂样的器皿端上了桌。我和妹妹大惊小呼,一同站了起来。王阿姨哈哈大笑起来:“怕什么嘛!新的,又没有用过。这是山里比不上城市,哪里去买汤盆嘛!个老子的,你看王阿姨先吃给你们看。”说完,阿姨先给自己舀了一碗,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看到这样的场景和人物,你能不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吗?可是笑过之后,你难道就没有“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吗?是的,那时“山里”的生活的确“比不上城市”,但是,那时“山里”航天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多么让如今不少“城市”人羡慕和感动啊!
《阳光下的微笑》记录了母亲在山里养鸡以改善全家人生活的趣事,读来也十分有味。一是当时的国家政治背景,二是当时单位的管理制度,母亲养的七只鸡将面临被“处理”的窘境。在这“生死关头”,七只鸡突然莫明其妙地全部“失踪”了。可是当单位的“政策”有所松动,氛围有所缓和的时候,七只鸡又全部“奇迹”般地回来了。原来母亲在那“危急”关头,把鸡放到单位附近的农村“寄养”起来了。当一家人知道真相还在惊讶的时候,母亲笑了——
    母亲哈哈地笑着,那喜悦之情就像雨后的阳光般灿烂。
     望着母亲那乐观而不知疲倦的身影,我摇着头,也甜甜地笑了。母亲乐观向上永远不知疲倦、永远不会停歇的步伐感染了我,之后,不论工作再劳累,家务再繁杂,我都会积极应对,乐观处之。
如果说上述两个故事能让我们发出会心的微笑、父亲长途跋涉顶风冒雪为单位职工采购冬储菜的故事让我们敬佩的话,那么,《逝者如斯》里的几个故事就不能不让我们潸然泪下了——
总听人们谈起老李师傅。说他一直闷头工作,很少走出过大山。他是一名单职工,家属没有工作,一家五口人,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养活,生活十分困难。那年,他病倒了,送进医院的那一天,是他第一次出山……临终前,组织上问他还有什么心愿要了?他说:“我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吃过烧鸡了。”在场的领导和同事们无不落泪,马上派人去买。可等人们把烧鸡买回来时,老李师傅却永远地走了。
    ……
    搬迁田王新区后,43所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父亲却突然病倒了。在最后的一段日子里,医生说采用透析可以延缓生命,不过费用很高,要单位批示(当时医药费是单位全包的)。这话不知怎么被父亲听到了,他悄悄对母亲说:我的病情不要告诉孩子们,也不要去找领导。所里正在发展时期,经济紧张,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我不能向所里伸手,用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钱来延缓生命,而最终我还是要走的。这样做不好。
    读着这样的文字,谁心里能不受到感动和震撼?在《共产党员,上!》里,作者还给人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油库值班室失火了,如不及时扑救,后果不堪设想,而消防队却还在几十公里之外,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宏钟般传了过来:共产党员,上!这声音,并无惊天动地之势,但却如炸雷般富有震慑力。人们学了他,纷纷拿来棉被,浇上水,披在身上,如巨龙般,一个接一个地冲入火海,用他们血肉之躯与烈火抗衡。被子烧着了,出来,浇上水,再冲进去,奋力堵住排气阀,又拉来干粉灭火剂,向油罐边的大火喷去……
     这是大场面,大事件,字里行间的“大气”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即便是并不惊心动魄的小人物,小事件,她同样写得十分大气,给人以小中见大的审美效果。
《母亲的遗嘱》写母亲平静地直面死亡,《生命的叶子》写张姐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感悟,表现的都是人性中最可贵的一种品质——坚强。当儿女们对母亲身患绝症这一不幸的消息还在遮掩隐瞒的时候,母亲其实早已做好和死神会面的精神准备了——
一切交待完后,(妈妈)叫我们去家里把老衣给她拿来。
   我再次惊愕,原来妈妈瞒着我们准备好了老衣!原来我们瞒着妈妈,妈妈也一样隐瞒着我们!
原以为妈妈会很脆弱,没想到妈妈会是那样坚强!
——《母亲的遗嘱》
张姐没病的时候,是家里最忙的人,几乎一切家务活都是由她包揽了,对此,她也曾有过埋怨。可是当她因患乳腺癌动了手术之后,丈夫不仅服侍照料她,而且也笨拙但却很努力地做各种家务了。这时——
张姐有一种流泪的感觉,才意识到什么叫真正的难过:当自己什么也干不了的时候,当自己被别人同情和关照的时候,那才是最让人难受的一件事啊!
从那天起,她又操起了家务,左臂动不了,就用一只完好的右手。她干起活来不再抱怨,累了,就告诉自己:至少我的右手还能动啊!
                                         ——《生命的叶子》
事情大吗?的确不算大。生老病死,谁人不会遇到?哪家不会发生?可是伏萍就能从这些“人人会遇、家家都有”大家都司空见惯的事情上,挖掘出人生的哲理,挖掘出人类最可宝贵的品性。所以,她的小散文就有了大气象。
伏萍散文涉及的生活领域非常广泛——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航天事业,她写;人类普遍的亲情、友情、爱情,她写;在许多人眼里觉得“没啥意思”的花鸟虫鱼阿猫阿狗,她也写。可是无论她写什么,都能写出一种大气,换句话说,即总能传达出一种正能量,让人觉得很真,很善,很美,从而得到激励或启迪。她赞颂坚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她讴歌无畏的精神、乐观的态度,她对忠贞的情感更给予了深情的赞美。她着墨的切入点有时候很小,但往往都能以小见大。在《真的好想你》一文里所写的胡伯伯就是一个对爱情十分忠贞的典型。伯母已经去世十多年,胡伯伯一直未找新的老伴。孩子们为了孝敬父亲,带他到歌厅去唱歌。先给他点了一首老歌《星星索》,老人唱着唱着就唱不下去了,他哭了——这首老歌让他想起了去世多年的老伴。于是,孩子们又给他点了一首新歌《真的好想你》——
可只唱了一句,胡伯伯又哭着放下了话筒:“真的好想你,我在夜里呼唤黎明……”那宏亮中的颤音,让人感到揪心的痛。
如果只写到这里,人们也许会有感动,但这感动是平常的。妙就妙在作者并没有在这里止笔,而是笔锋一转,写出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终于明白了,所有的歌都是有生命的,它们因情而生,每首歌中都深藏着一份爱的感动和永恒的思恋。”这种人生感悟,无疑会给人一种“拨云见日”的启迪。
再比如,在《真爱幽灵》一文里,作者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真爱幽灵说过的一句话来,“女人天生喜欢浪漫幻想:希望两个人与世隔绝,躺在一艘鲜花做成的大船上,四面是茫茫的大海,天地间只有他们两人;甚至更有渴望九天飘落下一顶硕大的蓝帐篷,里边燃着红烛,堆满鲜花,嗅不到一丝人间烟火的喧嚣俗气……”这句话好像是专门为我而写的呢!
如果单单是这样,在我看来,那就真是“小女人”的文字了。然而妙就妙在伏萍并没有在这里继续徜徉,而是突然一笔宕开——
“只可惜啊,许多事情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责任重于泰山!”
只这一句话,伏萍文章中的“大气”,便浩然、沛然地向我们涌来了。
像这样通过小事件、小人物来弘扬正气、彰显大气的篇什,在这本集子里比比皆是,可圈可点、耐人寻味的精彩篇章和段落很多很多,相信读者有眼有心,自然会阅读到、体察到,无须我在这里继续唠叨了。
最后,我要用一首“打油诗”来结束这篇所谓的“序言”:
航天才女有伏萍,
勤奋耕耘写众生。
妙笔纵横家国事,
文坛巾帼气若虹!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