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陈忠实传》

喜读《陈忠实传》

2016-01-11 09:48:08    5045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马士琦·

出差四川航天基地七日,我有幸拜读了邢小利先生的新著《陈忠实传》。这七日,每逢闲暇,我都沉浸在《陈忠实传》里,真切地感受到这22万字的《陈忠实传》整部完全忠于生活,读来实在畅美深邃。作者占有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许多细节、情节鲜为人知,其思维之缜密,其行文之朴实,其论说之严谨,都令人不得不佩服。
全传共六章,以“少年,乡村的路”、“民请教师的文学梦”、“业余作者:戴着镣铐跳舞”、“‘我’的自觉与文学的自觉”、“《白鹿原》问世”、“原下的日子”依次展开。笔法老辣,形式多样,叙评相兼,倾情激荡,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开篇第一章“少年,乡村的路”以质朴、自然的笔触叙述了陈忠实的家世和少年时代。1957年秋,15岁的陈忠实读初二第一学期时写出了第一篇小说《桃园风波》;1958年11月4日《西安日报》发表了他第一篇文字——诗《钢、粮颂》:“粮食堆如山,钢铁入云端。兵强马又壮,收复我台湾。”
人人心中都有偶像。赵树理和柳青是少年时期陈忠实心目中的两位文学导师,“赵树理使他喜欢上了文学,柳青很长时间是他创作学习的榜样,是他认识生活和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榜样。”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第二个偶像是“神童”刘绍棠,而刘绍棠一生最为佩服的是前苏联的伟大作家肖洛霍夫,对其《静静的顿河》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陈忠实读《静静的顿河》是1958年夏上初二完后的暑假,是他读的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其乡土小说给陈忠实的文学思维和文学气质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历经了艰难困苦“民请教师的文学梦”,陈忠实从民请教师升为毛西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这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正直的陈忠实遇到了当时正直的领导,是他的人生转折的关键。职业几变,不变的是文学的那根神经!
从“业余作者:戴着镣铐跳舞”到“‘我’的自觉与文学的自觉”,邢小利写的极具真情实感,对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前的诸多短篇、中篇小说进行了极具理性的梳理,客观地、公正地、真实地、准确地一一剖析,明确地指出陈忠实在各个时期的得失。陈忠实由此而凤凰涅槃,从基于社会背景、人文观念、政治理想前提下“追踪政治与人到探寻文化与人”以至到“‘我’的自觉与文学的自觉”,从而与前期的创作彻底“剥离”,达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终于“豪狠”四载“穿行过古原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烟云”,完成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时代的创作,那就是他功成名就的“枕头书”——《白鹿原》!
《白鹿原》问世后各界赞誉如潮,“也有论者对这部作品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陈忠实传》作者选取了两位论者最具尖锐的批评观点,一一道来,很有真实性。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章的第五节“蛰居乡村的写作生活”,叙写甚为真实、真切,生活、生动,使我在阅读中几次笑出了声。其将乡俗、乡情、乡亲、乡事融于叙事之中,使读者能感受到陈忠实的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
总之,《陈忠实传》使我深切地感受到陈老师对人的真诚、平和、朴实,对文学事业的一腔痴爱,对后学竭力帮扶的热忱情怀和其人格的力量、思想的博深、精神的高远。
《陈忠实传》整体装帧设计也典雅、清新,封面凝重、质朴、大气,尤其是陈老师侧面浮雕头像,那一双洞彻世事、穿越历史的双眼,那刀刻般清瘦的脸庞,使人一下就想到世界著名雕塑——《思想者》。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