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柳树 雪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柳树 雪

2015-02-12 10:46:37    710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袁家沟其实和陕北的其它小山沟没有任何差别,一条窄窄的山沟,两条断流的小溪在此交汇,两边山崖上挖着不少土窑洞,靠近马路的平台上是错落有致的石窑,有的一线三孔,有的五孔六孔,虽然已是残垣断壁,仍可看出当年的风韵。在两条小溪交汇处,一座刚刚修复的像遵义会议遗址式的两层小楼,挂一块写着红军指挥部的牌子,下面一座半圆形石拱桥,构成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对面是一排六孔石窑,正在按延安革命旧居的样式装修,这一切告诉人们,这里和中国革命有关。但袁家沟能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因为雪。在陕北,这样的旧址太多,有多少已被人们淡忘,可袁家沟人们是不会忘记的。因为毛泽东那首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是中学课本中的必读课文,课本的注释不能不提到袁家沟。毛泽东到达袁家沟时是否真的下了一场大雪,现在不得而知,但《沁园春·雪》是在袁家沟写的,这是千真万确的。

踏进袁家沟我怎么也理解不了,毛泽东带着上千人的队伍怎么就能看上袁家沟,而且一住就是几十天。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艰难情况下,竟能写下荡气回肠的诗篇。是上帝的启事,还是人类灵感!毛泽东的目的是抗日、是东征,红军不是流寇,不是山代王,是要干正事的。作为战略家、军事家的毛泽东应该有看上袁家沟的理由?是什么挡住了毛泽东前进的马蹄?

“遵义会议遗址”上方,坐两位80多岁的老人,可能这里有很长时间没有外人光临,会感到有点寂寞,见一下来了三辆车,下来十几个衣着鲜丽,扛着摄像机,挂着照相机的陌生男女,觉得新鲜,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当我们围拢在他们的身边时,他们争着向我们讲述见到毛泽东的经过。那时他们只有十岁左右,什么也解不下,一天早晨起来,沟里全是队伍,怕得不敢出门。早晨饭后,村长开始号地方,号到谁家就得腾出来,大家并着住。听大人说,这中间肯定有大官,可不知道是谁。老人指着对面的六孔窑说,一天早晨,我站在这里,照见从中间窑里出来一个大个子,伸了几个懒腰,在院子里走了走,就回去了。因为门口站着岗,我们想一定是大官。当时能进入院子的只有村长,其他村民根本进不去。村里另一个人见过毛主席,是房东婆姨。搬家时,东西没动,可房东家的老人殁了,孝布还在窑里放着,房东婆姨要寻,哨兵不让,就吵了起来。吵声惊动了毛主席,毛主席知道情况后让房东婆姨进窑拿了孝布,她见到了毛主席。

那时的袁家沟和现在一样吗?我好奇的问。

不一样,那时候我们村子在方圆百里都是富村子,你看周围那些石窑,尔格破破烂烂,那时可好哩。老人自豪地说。

据老人介绍,袁家沟当时满河全是柳树,粗的有一搂粗,细的也有碗口粗,实插一沟。毛主席说要过黄河,得造船,要求老乡在一月内造几十条船。老乡们全村出动,拿出了自己的工具,锯子、斧头等,向满河的柳树开战。这些柳树有的有上百年的寿命,顷刻之间被砍倒。“家有百棵柳,斧把不离手”意即柳树一多就有了钱袋子,柴摞子,花钱不愁,烧火无忧。但抗日是大事,村民们只能放弃家庭小事,很乐意的提前十天完成造船任务。并有几十个青壮年跟着队伍过黄河去了。

我突然想,毛泽东在行军途中,能看上袁家沟,在此停留几十天,最初的动机可能就是看上这一河柳树,它可以做渡河的船。毛泽东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上帝的旨意,否则到哪里去找造船的材料。毛泽东停了下来,住进了袁家沟。老乡们不但没有因为他和他的队伍的到来给生活带来不便而恼火,反而很热情的、尽其所的有招待他们。那位和士兵吵架的房东婆姨见毛泽东衣衫破烂,在抬埋老人后,竟用自家珍藏的一块白洋布给毛泽东作了一件衬衫。我想,毛泽东一定感触很深,这里老乡诚实、厚道,民心可用,重新激起了他那征服天下的雄心: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从此袁家沟就和雪联系在一起,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

用现在人的观念推测前人的观念是很难说清的,但当时袁家沟的老百姓谁也不知道那个高个子叫毛泽东,也并不知道毛泽东是谁。他们只知道这支南方军队,深夜来到这里,没有“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就倾其所有,盛情款待,包括赖以生存的柳树。这是陕北人的性格使然: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他们不需要回报,曾给毛泽东做衬衫的房东婆姨再没有见过毛泽东,也没有奢望要见毛泽东,没有到处宣扬,居为自傲,向政府“索赔”。推测她的心理,可能只是他一生中接济了无数人中间的一个,并不因为他是毛泽东。

无独有偶,三十多年后,三万多来自毛泽东身边的北京知青,告别家乡,离开父母,来到陕北。本已生活困难的陕北父老乡亲,再次张开双臂,接纳了他们,从自己并不富裕的碗里分一半出来,哺育这些刚踏入社会的孩子。“饿死不吃待客饭”,陕北人又一次“滚滚的米酒摆上桌,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在推荐上大学、招工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将名额让给了北京知青。在陕北插队的北京知青没有受太大的灾难,这是陕北人用自己的身心为他们挡起了一道坚强的屏障。据说在云南、北大荒、内蒙古插队的知情就没有那么幸运,虽然他们同样来自毛泽东的身边。

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这中间有错综复杂的原因,延安人的舍己为人的性格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延安的地下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红色旅游方兴未艾,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是上帝对延安的垂青。延安人总信,苦没有白吃的,汗没有白流的,所以陕北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平气和的笑对人生。

袁家沟的柳树没了,换回的是东征胜利了。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不可能再回袁家沟,但他那千古绝唱的鸿篇中没有写上柳树一笔,令人惋惜,使人们只记住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而忘记了粉身碎骨的柳树。柳树多像陕北人的性格,“俏也不争春”。顺便一句,跟去东征的几十个青壮年也没有回来,可袁家沟出了四位省委书记。

 (拓永祥:延长油田宣传部)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