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余热生辉霞满天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余热生辉霞满天

2015-02-13 15:20:09    80次点击               发布者:书海道人

分享到:

余热生辉霞满天

——记全国先进社区志愿者关俊先进事迹

当晨曦的曙光悄悄洒向人间的时候,一位衣着朴素、身材羸弱、已有83岁高龄的老人,就准时出现在榆阳区青山路办事处老年活动中心,开始准备老干部一天的活动器材。他就是一直默默奉献余热在基层一线、让生命绽放火花的榆阳区民政局离休干部——关俊。

关俊同志,1924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他一生爱好学习,经历坎坷。1939年——1944年在原陕西省榆林工业学校学习英语,后在榆林22军当秘书,1951年在西安省军区政治部轮训队政治学习,1953年回到榆林,在地方接受管制,1979年,在五七大学任教, 1983年离休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青少年的英语教育、老干部业余文化生活和搞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20035月,被评为全国先进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19999月,被评为省老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先后15次受到中、省、市、区的表彰奖励。

“人老了,但思想不能老”、“吃饭为活着,但活着不是为吃饭”这些掷地有声、富有哲理的话语准确刻画了他的精神境界,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不时回荡在我的耳边,在交谈中,他还一再说服我们要认真学习英语。关俊老人一生清贫度日,家里仅有的电器,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居室极其简陋。他本可以和76岁的老伴凭近2000元的退休金安度晚年,可他硬是说服老伴,把仅有的两间屋腾出一间作书房,同时添置了大量图书,并免费给周围的孩子们辅导英语,经他辅导的学生马玉良,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还在美国工作,当问及他这些年来辅导的学生有多少人时,他摇摇头说“记不得了”。为了促动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他曾自筹资金连续6年在莲花池举行英语灯谜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他对那些爱学习的人,将借阅的图书就转赠给他们了,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去年,他将多年来积攒下的1000多册图书转赠给牛家梁中学,价值4000多元。现在他还供着两个高中生上学。

老关不仅关心下一代,而且爱扶贫济困。他不仅为孩子们购书辅导英语,而且对生活困难的孩子提供吃住。2003年,当他得知牛家梁镇什拉滩村的一位挖煤残疾工人,因生活困难不想让孩子上学时,他马上带了花被面、褥子里面、10斤棉花、1床铺盖、300元钱送到了困难户的手中,劝他一定要让孩子继续上学,他会经常资助孩子的,望着这位银发苍苍、清瘦善良的老人,残疾人激动的热泪盈眶。2003年正月,老关去老干部活动中心时,看见15位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他立即将身上所带的钱全部买成香皂送给环卫工人,并嘱咐他们平时要多看书籍、报纸,多关心国家大事,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注意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染;还有一次,在西沙保宁路他又给16位清洁工人每人一袋洗衣粉。面对那些沿街乞讨的人,他不知多少次给他们买饭吃了。

关俊同志虽然是离休了,但他在老干部活动室的工作却忙了起来。多年来,他坚持自己出资买羽毛球网、拍等体育用品,并且每天早晨到活动中心把网、拍准备好,让大家煅炼身体。在管理离休干部干部室时,将活动室的报刊杂志,装订得整整齐齐,谁要查看学习资料,按索引寻查就可,方便极了。他负责给30多位老干部送书送报,由王家楼到石峁水库上下八里,从不叫一声苦。2003年冬天,当老关看见西沙晏平巷的积冰影响着孩子们上学的安全时,马上出资80元雇人清倒积冰,并不顾自己年迈体衰也动手打扫,深受群众的赞誉和爱戴。

 

姓名:石 林   工作单位:榆林市榆阳区刘千河乡政府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