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全国前五!杭州高新区如何争先进位?

跻身全国前五!杭州高新区如何争先进位?

2022-03-30 09:40:11    882次点击               发布者:17367085460       字体:【

分享到: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了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在参评的157家国家高新区中,杭州高新区排名全国第五。与上一年的第九名相比进位4个名次,进步速度不可谓不快。成功争先进位的背后,杭州高新区做对了什么?

 

 

 

 

本次“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和“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两个一级指标排名全国前三,与去年新评价体系注重突出发展新动能和创新发展成效。杭州高新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作为数字经济的领先者,尤其是高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75%以上,与浙江省的11.4%和杭州市的27.1%相比领先优势明显。

 

但是与中关村、上海张江高新区等相比,占地面积仅72.3平方公里的杭州高新区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一区多园”是国家开发区提升辐射带动力的有效途径,随着3月初萧山特别合作园揭牌,杭州开启先进制造大项目、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跨区域落地进程,将率先构建形成市域内闭环的“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进一步提高杭州高新区辐射能力。

 

杭州高新区牢牢把握“高”“新”发展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目标,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探索新模式、新制度,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数字化变革等方面持续走在全国高新区前列,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持续发力。

 

打造产业链,发挥产业优势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锚定数字经济主赛道,打造高新产业高地。围绕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了一条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网络通讯、电子商务到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制造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形成数字化赋能各领域的滨江方案。

 

依托数字产业集聚优势,着力打造智能物联、智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数字产业生态链,支持组建企业合规促进会、生物医药创新联盟等产业服务组织,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围绕集成电路、数字安防和网络通信三大产业链,制定重点产业链需求清单,为产业发展铲除障碍。

 

 

作为浙江省高新产业高地,杭州高新区正沿着数字化产业链攀向更高峰。随着数字企业方阵不断做大,杭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获得新动能

 

完善创新链,争做科创“特长生”

 
杭州高新区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解决产业现实需求,努力培育新增长点。围绕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畅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

 

突出科技引领作用,推动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省第一,同时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10%,不断助力产业链延展、价值链提升。在浙江专利创造前十强企业中,杭州高新区包揽前七,相关企业科技创新产出明显。

 

科技创新硬核实力离不开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布局。近年来,杭州高新区不断完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落地建设浙大滨江研究院、北航创新研究院、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建成。

 

支持链主型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技术攻关。杭州高新区已有18个项目中标国家“核高基”、高质量发展专项,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2项、国家标准298项、行业标准318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90项,4项指标领跑浙江省。

 

铸强人才链,注入发展活力

 
多年来,高新区始终把人才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在人才引育发展上,杭州高新区创新机制,推出“5050计划”,这是浙江最早一批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出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之一。在高规格举办滨江国际人才节等引才引智活动外,2021年园区还升级推出“5050计划”3.0版本、“5151”人才创业协同计划等,为企业研发提供充足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5151计划”已面向生命大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开展专场活动,惠及企业450余家,促成合作50多项。针对企业需要,政府搭建平台邀请企业对接合作。构建“部门—企业—平台”协同框架,联动平台型、链主型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形成完整的人才创业协同工作服务网,对人才创业发展进行再赋能。2021年引进人才超3.5万,硕博人才占比达23%,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430人。

 

铸强人才链,通过厚植人才沃土,不断放大“人才+项目+产业”乘数效应,为杭州高新区注入发展活力。

 

 

 

 

 

杭州高新区继续成倍放大高新区的创新效应,不但要坚持创新驱动,巩固和提升发展质效,而且要深化和拓展创新创业生态,以自身更高质量的发展,引领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共富,成为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一个引擎”,打造更加系统性、更具时代性、更有创造性的国家级高新区。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蒲白中心社区:“服务田”里春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