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工厂”的头衔被抢?
2019-09-23 09:35:27 · 2270次点击
口述 / 吴晓波
前两天,有个朋友送了我两条牛仔裤,质量非常好,我翻看了一下厂标,想知道这条牛仔裤是哪个品牌生产的,结果看到了一行英文字母——Made in Cambodia,柬埔寨制造。
在1990年代初的时候,我买了生平第一条牛仔裤,香港制造的,当时售价是150元,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
过了10多年后,有一次我去菲律宾旅行,在它的首都马尼拉附近有一个非常大的商场,里面有成千上万的服装、食品和电子产品,这些商品的背后都有同一行英文字母——Made in China。
这行字母意味着进入本世纪后,中国逐渐成为了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到了全世界。
而到了2019年的今天,我居然穿上了一条Made in Cambodia的牛仔裤。所以30多年来的斗转星移,产业转移的潮流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是从2008年开始的,而到了2011年,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了潮流。
在这些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国家中,东南亚是最重要的一个区域,其中越南的热度最高。
比如全球第一大运动鞋品牌耐克,2010年它在越南的产量就已经超过中国了。而如今,根据耐克官网显示,耐克目前只有18%的工厂设在中国大陆,大部分迁移到了东南亚国家,其中越南生产的鞋子占到了耐克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再比如越南的电子产业,已经出现了区域产业群聚的趋势。
在越南河内,三星将设立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研发中心;在海防市,LG总共投资了15亿美元建造厂区,专门生产电视、手机和车载设备;而在胡志明市,英特尔、捷普、三星也纷纷建立了设备制造区。
而很多我们中国的企业,比如维珍妮、波司登、喜临门等,也纷纷把厂房迁移到了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那么问题来了,以越南为首的东南亚国家,是否有能力完全吞下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制造业,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呢?
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这些东南亚国家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有两个,第一是劳动力,第二是运输。
东南亚国家的共同优势就是年轻人口多,3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而劳动力相比中国更为便宜。
根据越南劳动部的数据,一个越南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在1500元人民币左右。而在缅甸和柬埔寨则是600元左右,相当于中国的1/3到1/8。
然后是海运,中国把服装、鞋子等货值较低的商品出口到欧洲、中东和非洲,就必须走海运,走海运就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需要在新加坡港中转和停靠,中国企业每年会为此支出一笔不菲的海运费用。
而东南亚国家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航线更短,拥有自己的港口,运输上的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不过,东南亚国家的劣势也十分明显。
首先是供应链不完整,只有工厂没有生态,很多原材料、零件、机器等都需要从中国进口。例如,柬埔寨70%的出口商品是服装,而面料和配件还得从中国运过去。根据越南海关总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越南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16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从中国进口的设备占到800亿元,从中可以看出越南制造业对中国的依赖。
这有点像80年代初中国的“三来一补”政策:原料、设备、技术从海外引进,然后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生产,再把制造出来的商品销售到其他国家。
其次是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是我们拥有1.65亿的熟练技术工人,他们都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同时非常勤奋,有良好的纪律性。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东南亚,还是人口更多的印度都没办法跟我们相比,而且在中短期之内都无法超越。
此外从总规模来看,东南亚国家的世界工厂能力跟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越南统计总局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8年越南的出口规模是2447亿美元,而中国是16.4万亿人民币。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这些国家不管是人口素质、产业规模还是基础设施等问题,都会随着时间而解决,它们在某些品类的制造能力和规模上超过中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是全球化产业转移的潮流。
同时,东南亚制造业近几年来的异军突起和中国工厂的迁移,也已经给中国制造敲响了警钟。我们会因此经受种种的阵痛,但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腾挪出了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