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伏萍:心中的牵挂-为《陕西工人报》60社庆而作

理事伏萍:心中的牵挂-为《陕西工人报》60社庆而作

2012-03-16 14:02:07    97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我与陕西工人报结下不解之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大学期间。二十多年了,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心中的这份牵挂,却一直提示我: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有志者事竟成!

未命名.jpg

那年,我的一首小诗得到了学校诗社同学的认可,连批了“好!好!好!”还建议我邮寄给 《陕西工人报》发表。不久,我接到了编辑杨乾坤老师的回信。信是用小楷毛笔写的,字体很美,除了肯定诗作写得 “较为成功”外,还鼓励我要 “加倍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坚持写作,“有志者事竟成”。但他却不无遗憾地告诉我,陕西工人报 “需要写工业与职工方面内容的作品”,并帮我做了个别修改。于是,我就将这首纯文学性质的诗歌邮寄到了《延河》文学月刊,没想到第二月就发表了。为此,我在感谢 《延河》编辑部老师的同时,一直在心里感激着那位不曾见面,但却甘为人梯、默默扶持年轻人的杨乾坤老师,也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多深入基层,多了解生活,早日写出有工业气息、脚踏实地的作品来。

毕业后,我成为航天四院首批通讯员。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仔细品读《陕西工人报》的文章,她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不仅让人们能够在竞争、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凭借她,我们可以打破单位界线,很轻松地了解到各厂矿企事业单位科研生产动态、精神文明建设及干部职工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风貌,并从中获取相互交往与合作的信息,为经济建设牵线搭桥。但由于我单位保密性质要求,许多人和事是不能公开报道的。于是,我就改变思维,变换角度,用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唱响自己心灵的歌,记述航天,赞美航天。而这些被抽象了的故事,就变成了铅字,从《四院报》飞向《陕西工人报》,飞向省市报刊,并漂洋过海,直至有了自己的作品集。

如一位名人所言:要想进步,“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陕西工人报》用自己一流的水平吸引一流的读者,学习、思索、交流、沟通,把《陕西工人报》办成陕西人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前沿阵地,让陕西人彼此的心中都深藏幸福与自豪!(伏萍)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