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苑墨香宋志贤

邮苑墨香宋志贤

2012-11-30 14:46:08    44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周养俊

“赶头头儿的那个骡子儿哎

三盏盏儿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儿哦

哇哇儿得的那个声

……”

一曲字正腔圆的陕北民歌《赶牲灵》,在宝鸡市邮政局年末举办的团拜会场回荡。那高亢、浓厚、婉转的拖腔,地道的陕北方言,活脱脱勾出一个陕北汉子的形象。循声望去,原来是工会干部、近年在秦地书法界声名鹊起的书法家宋志贤在引吭高歌。歌声未落,就响起一片掌声。

宋志贤出生在关中西部的凤翔县。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地,华夏九州之一,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和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因有秦始皇先祖秦公一号大墓和秦穆公墓而闻名海内外,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期间整修疏浚的东湖盛景与杭州西湖齐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身处其境的宋志贤骨子里多了几分文化因子。同时,他的书法老师梁伯载的遗训,更坚定了他学书的信念:“天下事常利害相伴,有全利而无小害者唯书也。”

1972年,宋志贤以农民工的身份走进了邮电局,具体工作是乡邮员。这份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十分辛苦,月工资只有几十元钱,但对当时的农村人来说,却是一份令人羡慕的活儿。也是从这时起,宋志贤开始了他孜孜以求的书法追求。

周末,同事们休息了,宋志贤却匆匆忙忙往乡下赶,帮助妻子种地除草收庄稼。生活是艰辛的,但宋志贤始终乐观地面对。每次回到单位,还与同事们相互打趣,把周六骑着自行车回家的心情谱曲:“叨咪索,叨咪索……”心情急切而兴奋;星期天下午回来时:“索——叨,索——叨……”懒洋洋而无精打采。宋志贤曾诠释过一种幸福观念。他说,乡下人进了城叫幸福,没有钱的得了元宝叫幸福,饿肚子的吃了饱饭叫幸福。而乡邮员在正月里走亲戚时,骑着一辆崭新的绿色自行车,后面带上包着红头巾的媳妇,在乡村的街道上从人们的眼前飞快掠过,这也是一种幸福。

日子平淡而艰辛,但艰辛的生活往往能磨练人的意志和毅力。练书法是寂寞而孤独的,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隆冬盛夏,宋志贤翻破了多少字帖,磨秃了多少支毛笔,用干了多少墨汁,只有他自己知道。“池水尽墨,秃笔为冢。”这是古人练书的写照,也是宋志贤的从书经历。宋志贤的书法缘于“二王”,善楷、尤长于行草。其书清和简净,书卷气息浓。外行看了说其字看着顺眼舒服;内行看了,说其起步高,习古不泥古,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宋志贤的为人与他的书法一样,平和朴实、清澈见底。他每年最忙碌的时候莫过于写春联,可以说是来者不拒,应接不暇。单位上的写完了,上灯时分才回到家,乡亲们还扎堆地在他家等着,他二话不说,搓搓手,又忙乎起来,直到最后一位乡亲离开。

上班,家务,写字。日子在平淡中飞逝。宋志贤的工作岗位在变,生活在变,但他追求书法最高境界的决心始终未变。他因热爱而学书法,也因书法改变了他的命运。凤翔县城、宝鸡市区到处有他书写的牌匾,就是陕西的许多名胜古迹、旅游胜地,也有他的墨迹。白水县的仓颉庙,宝鸡市的钓鱼台、炎帝陵、石鼓山等地他都应邀写过碑文和楹联。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全国大展,第一、二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宋志贤的字写得好,其书法的内容也受人称道,书写经典的唐诗、宋词、诗赋可一气呵成,古训格言信手拈来。这些积累都来源于他苦读与强记。宋志贤读书很杂,书架上除了专业书籍外,其它类别书籍也不在少数。他说,读书跟吃饭一样,五谷杂粮都要吃,既饱肚子又养身体。“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这便是宋志贤对待生活的态度。

宋志贤出名了,而且名气越来越大,他加入了中国书协,当选为陕西省书协理事、宝鸡市政协委员、宝鸡市书协副主席、民革宝鸡市书画联谊会会长……可是他依然心平气和地做着宝鸡市邮政工会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一如既往默默地做着他该做的事情。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