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恋

怀 恋

2022-08-01 21:29:52    3245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清晨,我伸了伸懒腰,便慢慢地推开窗户,伸手向外看了看。此刻,一阵湿润的风,它吹打着我的脸颊,让人感觉多了些惬意和舒坦,微微地深呼吸,那一缕缕清香,扑鼻而来,弥漫着整个空气,感觉甜丝丝、很清爽,犹如让人品赏夏日的诗情画意,除去往日的旧尘一般。紧接着,便是那一粒粒豆大的雨滴洒落在手上,它就像炸开的爆米花,飞花四溅,蹦蹦跳跳。霎时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一片。而手中的雨滴,它就像刚刚采出的珍珠,晶莹透亮,光彩夺目,显得凉凉的、冰冰的,雨落在对面的屋檐上,溅起一朵朵浪花……
      此时此刻,我思绪万千,内心惆怅。未曾提笔早已断肠,万般思念之情,便涌上心头。时光荏苒,日月如流。转眼间,伯父离开尘世即将三周年了。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伯父的微笑,善意的忠告,殷切的期盼,唠唠叨叨的话语,立刻浮现在我眼前。如今,伯父已仙游,离别的场景深深刺痛着我的心。霎时间,感觉眼前晕晕乎乎,仿佛走进梦境一般,与伯父相遇。他的音容笑貌,立刻浮现在我眼前,不知不觉,恍如走进蓬莱仙岛。……
      2019年,一个不寻常的年份,永远让我挥之不去。这一年来,我先后有两位亲人,纷纷撒手人寰,离我而去。他们像从人间突然蒸发似的,那么从容,那么迫不及待。回首往日岁月,他们的音容笑貌,生活的点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无法忘却。
      常言道:“好人一生平安,好人会有好报,可事违人愿。然而,人往往违背了自然规律,每个人没有权利去选择,他们不仅要面临生老病死,而且要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最终让病魔和厄运夺走生命。在我的人生轨迹之中,曾经有多少亲朋,他们离我而去,令我痛断肝肠,欲哭无泪。他们是我的至亲,是我的灯塔,照亮我前行,是我生命的源泉。
      2019年9月15日,我的伯父--张光,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90岁。伯父,他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的老报人,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自幼受革命家庭的熏陶,上小学时就常为地下党组织送信。从1947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西安解放后,他调到群众日报社(后更名为陕西日报社)工作。采访过彭德怀、习仲勋等多位领导同志。1943年,他被转移到陕甘宁边区,在第二师范继续上学。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被组织安排到关中地委、专署刻印文件及小学课本,后转到延安大学新闻班学习。
      1979年,调回陕西日报社工作,他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创新、发扬民主、团结同志,积极推行新闻改革。对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对陕西日报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很多年以前,我常听伯父讲,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线,忘我写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客观真实地报道了各条战线的建设成就;在改革开放时期,他解放思想、果断决策,积极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鼓与呼。在新闻业务上,他主张“真、短、快、活、强”,即新闻一定要真实,每篇稿子要短小精悍,见报要快,稿子一定要有活生生的事实,有思想性,给人以启发;重视报纸言论,提倡言之有物、击中要害的评论;开拓报道面,带头采写社会新闻;急群众所急,有的放矢地进行政策宣传。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呼吁保护西安城墙等文物,倡导发展文化旅游业。
      据伯父回忆说:“文革后,我回到了报社,不久咱们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首先是农村改革,我主持《陕西农村报》的工作,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马文瑞同志在商洛视察时讲了一句话:“山区可以多搞一些‘包产到户’”《陕西日报》发稿时把这句话放在最后,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我把它单独摘了出来,在《陕西农村报》一版用大幅标题发了头条。农民看到后,拿着《陕西农村报》,敲锣打鼓放鞭炮”。”在伯父家里,经常看到一些人,来到他家让他帮忙看一些稿子,他都很谨慎,怕耽误人家。尤其在党史方面,他看稿子特别的严格,一页页的看,一句句的推敲,对文章的要求很严谨。有一次,我看他正在阅读《渭华起义》文稿,他边看边用笔画钩,并在一边提出修改意见,伯母也是他的贤内助,帮忙解读分析,遇到意见分歧的,他们就查阅相关书籍。总之,在他的工作中,让我明白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道理。多少年来,他一直坚持每天阅读报纸,从不间断,哪怕是躺在病床上,回到家里,他都要将没有看的报纸补回来。随着报业纸质化的销售减弱,以前送到家门口的报纸,需要时间周转,隔几天才给他送来,但始终没有打消看报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了下来。
      在我心中,他既是我最敬仰的长辈,又是我的恩师,是我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我成长。他传授我知识,教诲我做人,鞭策我成长,是我事业的引路人。他一生与记者职业结缘,与新闻事业常伴。他深入生活、奔赴在基层一线,采写了众多新闻稿件,获得了许多新闻奖项。他是陕西新闻届一位老前辈,离休期间,他坚持党员本色不变,曾经有许多记者到家采访过他,还与他探讨过新闻编辑方面工作,他待人和蔼可亲,无论是年轻记者,还是中年记者,他都非常热情接待,给他们讲革命故事,讲新闻稿件质量等,深受记者朋友的爱戴。他一生辛勤耕耘,不忘自己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始终每天坚持看报纸,阅读众多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小事;他始终坚持不忘艰难岁月,勤俭节约,把吃不完的饭菜,用罩子盖上,留到下顿再吃。他用宽厚的脊梁,博大胸怀,给予我温暖,给予我关心和帮助。他时常教育引导着、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指引着我未来人生航向。
      伯父去世这三年中,每当我闲暇之余,不由自主地便想起伯父,想起他的谆谆教诲,想起他给我讲红色革命故事、讲新闻要素,听他畅谈社会发展变迁的快乐情景,那一幅幅真实画面常浮现于眼前,令我暗自伤感。然而,值此三周年忌日来临之际,我总想说点啥,可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近日来,他往日的容颜、激励的话语,点点滴滴犹如昨天,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人生路漫漫,前行无归期。人生就是一场不可逆转的旅行,起点我们无法选择,终点也无法抗拒,一旦启程,就永远不可以回头,也不可以暂停,除了煎熬到终点,永无归途。心想,我没能实现对建筑人生的追求,以及光荣与梦想,却踏上了没有终点、亦无归期的人生旅途,是我终身遗憾。
      树有根,人有脉。伯父常驻西安,我常去家里拜访,与伯父多次交谈,听他畅谈人生百味,听他讲述陕甘红军故事,讲着讲着就过了饭点,他常常和力贞大妈将我留在家中,和他们一起吃饭。在我记忆中,他们常常亲自下厨,为我做家常饭菜。有时候,我怕他们年纪大了,怕他们劳累辛苦,耽误了休息,不愿留家里吃饭。可是,他们却以各种理由,不让我离开,弄的我不好再推辞。伯父最拿手的有炖羊肉、南瓜粥、羊肉泡馍、荞面、洋芋叉叉等,让我至今回味无穷。和朋友常在一起闲聊,他们说我,“你小伙还真有福气,和他们一家人相处融洽,真不容易。哎!不是亲情却胜过亲情。”……
      十三岁那年,我随父亲来到临潼,去探望我的姑奶。据爷爷讲,姑奶从小就很聪明,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但她接受新鲜事物很快。那时候,我太爷家法比较严,将她嫁给了一户有钱人家,但遭到了她的抗议和拒绝。于是,她与家里断绝关系,为逃避封建包办的婚姻,只身一人逃到了临潼。多年后,家里人才知道,她嫁给了我的姑父爷。
      姑父爷,名叫王志温(化名李杜),陕西临潼人。战争年代,很早参加革命,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是一名老红军、老干部。解放后,曾履任临潼县副县长。多年后,姑父爷曾因病去世,姑奶就成了他的遗孀。而我的伯父—张光,他是姑父爷王志温的儿子,早年时期参加过延安革命工作,曾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建国后,曾历任陕西日报总编辑,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系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革命先烈刘志丹同志的女婿,其夫人刘力贞大妈,曾担任过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伯父、伯母因工作原因,在西安工作居住生活,姑奶习惯了临潼的生活,就居住在了临潼。但是,伯父、伯母不放心,每逢周末只要有空就回临潼,去探望姑奶。后来,听爷爷说,姑奶常常怕他们回家,耽误工作,还提醒他们要以工作为重。
      在我的印象中,临潼当时路途遥远,交通很不便利,我们要转好几回公共汽车。从家里出发,要走一段路程,开始做红白相间的大巴车到西安制药厂站,然后再换乘101电车到火车站,最后乘坐公共汽车到临潼。一路上,道路颠簸的很厉害,弄的我在车上呕吐了好多次。
      到达临潼后,很快找到姑奶家,姑奶招呼我们,先到华清池洗澡沐浴,回到家里,她已经将饭做好,家里贫穷的我,看见雪白的馒头和面条后,很兴奋。激动地便伸手去拿了一个,硬往嘴里噻,姑奶见状,笑着说:“看把我娃饿成啥了?吃慢点。”饭后,姑奶领着我们逛商店,为我买了文具盒、铅笔等文具,她说:“红娃,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让你父亲享你的福。你懂得吗?”给我讲了伯父的故事,并鼓励我,让我向伯父学习,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好青年。她告诉我:“你看,你伯父小时候,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在延安时期,条件那么艰苦时代,他都坚持了下来。如今,他是省城有名的大记者,他有知识、有文化,还当上了国家干部,吃了皇粮,成了人民的公仆。现在你家虽然穷,但一定要努力学习,要有志气,靠自己的劳动双手,获得你想要的一切,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她一直告诉我父亲,没事别去打搅你表哥他们,他们都很忙。
      后来,姑奶年龄大了,她被接到了西安居住,以便于照顾。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两家来往逐渐少了许多。在我爷爷回忆中,姑奶同孙女王珊珊她们(伯父的女儿),曾回过娘家,就住在我们家里。姑奶在快八十岁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常常在外面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家里,迷了路。工作本来就很繁忙的伯父、伯母,他们回到家里,不见姑奶的踪影,便立刻发动亲戚朋友,四处寻找,在伯母身边工作的司机老徐,深有体会,常常提起此事,总是笑着说,老太太患病后,让人多次寻找,每次大家都不厌其烦,发动力量寻找姑奶,令人深感欣慰。
      姑奶去世后,我们家里近亲属都去西安,参加姑奶的追悼大会,那天,我因上学没有去。后来,听父亲对我二姑说,“没想到,咱姑妈的追悼大会开的这么好,参加送别的人很多,咱姑妈真有福气。”追悼会那天,他们对亲戚的热情,令人意想不到,因为姑奶是他们的继母。他们亲自陪同,招呼着我父亲和近亲属他们,作为娘家人,伯父拉着父亲的手,态度很温和的说,“兄弟,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就来西安找哥,哥在朱雀路干休所住着。”贴心的问候,让我父亲很感动,至今难以忘记。他想,不是亲生胜过亲生,这就是亲情的力量所在,两家虽然不太走动,但内心一直很惦记着。从那日后,我父亲才知道,原来伯父家住朱雀路干休所。慢慢地,偶尔有了来往,有次家里遇到了一个棘手的事情,身为农民的父亲,他不知道如何处置?左思右想,抱着试试的态度,就找到了伯父家里,伯父热情招待了父亲,并帮他解决了实际困难。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们两家慢慢又开始走动了,逢年过节都要去拜访两位老人。1992年,还没有离休的力贞大妈,向我父亲打听我的学习,并很客气的说,让父亲将我带到他们家,她想见见面。父亲满口答应。同年国庆节,我便来到朱雀路干休所,大伯、大妈热情招呼我们坐在了客厅。他们很忙,每当我们去探望,他们总是抽出时间,很客气的与我们拉家常,有说有笑,令人倍感亲切。和伯父交流,显得很敞亮,他一会儿询问农村的政策,一会儿询问我的学习,一会儿了解家庭收入。总之,在我的内心,他是一位令人尊敬,最敬佩的长辈,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令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在众人心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陕西老报人,他情系百姓,他时刻关注三农政策,了解百姓疾苦,倾听百姓心声,关心百姓生活,多年来,曾经帮助过的老百姓,只要到西安就会去探望他。
      我与伯父他们相处将近30年,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晚辈很严格,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他从不因自己是刘志丹的女婿而自居。相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家人和亲戚朋友,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常常告诫我们,不要因为认识他,就可以为所欲为,搞特殊变通,如若发现立即断绝来往。
      他对晚辈更加严格,勉励我们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要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要读一些经典书籍。他赠给我的书籍很多,多数为革命题材书籍,时常让我通宵达旦,彻夜难眠。看完书籍,在适当的时刻给他谈读书体会,对文章的解读,真是受益匪浅。从书中,让我了解到圣地延安,了解到那激情燃烧的战火岁月,了解到了陕甘宁边区历史写照。从书中了解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丰功伟绩,从中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读书,努力工作,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追梦人。
      回首往事,难以忘却。2017年3月,我撰写了《新时代农民工》这本书,是以报告文学为题材,将这本书送到了伯父家,当他看到我的作品后,高兴地嘴角合不拢,不停地说道:“没看出来,你的文字进步很快,能写这么厚一本书,说明你在基层历练很有必要,这些年没有荒废时光,但仍需要继续努力!书你就放在这里,我看了以后再说。年纪大了,眼睛视力又不好,可能会慢些。”我急忙回答道:“伯父,您保重身体,您慢慢看。您多休息,抽空看看稿子,给我把把关,您是老前辈,想听听您的建议。……”
      就这样,我的书放在了伯父家。三个月后,我又去找他。他很认真、很严谨的告诉我:“小红,你这稿子不行,文字功底欠缺,主要人物没有塑造起来,故事内容比较分散,建议你重新修改,把报告文学题材,改成小说比较好些。同时,我在这方面也不专业,你再找有关文学方面老师看看,多向有经验、水平高的老师请教学习,要不耻下问,多看看四大名著,再吸取名家作品经验,从中悟出道理,再动笔修改不迟。依我看,这本书不要着急出版,要静下心来,重新理好思路,好好加以修改,小说题目你要仔细斟酌,期待你的作品早日出版。”
      谁也想不到,本来答应我再审阅小说,帮我联系出版事宜。他却于2019年9月15日撒手人寰,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此刻,想见仪容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他走的是那么依依不舍,走的那么匆匆忙忙,他留下了眷恋,留给我们永远的怀念。于是,我有了大胆的想法,将小说《背影在脚下》这本书,在伯父三周年忌日前出版,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来报答他对我多年的循循教导之情。
      经过多少个日夜奔波,我查阅资料、拜访专家学者等,在众多亲朋好友、各位老师的帮助支持下,小说《背影在脚下》于2021年12月3日由西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小说一经出版,《工人日报》《西安新闻网》《陕西工人报》《陕西教育新闻网》等近四十家社会各界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得到古建筑领域,甚至建筑行业内管理人员、技术工匠及建筑工人等读者的广泛好评。2022年4月,我向陕西省图书馆、安康市图书馆、临潼区图书馆分别进行了图书捐赠,并颁发了图书收藏证书;同年,5月13日由陕西省长篇小说委员会、西咸作家协会承办的“书香润西咸 阅读促成长”长篇小说《背影在脚下》出版发行座谈会在沣东阿房书城举办。邀请了著名专家学者、作家雷涛、方英文、王海、周养俊、安黎、张军峰等老师,分别就小说进行了阅读点评,对小说给予厚望,提出了诚恳意见建议。在今后,我会仔细阅读,加以修改。……
      伯父心底无私,顾全大局,始终严格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如今,伯父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间。多少次的叮嘱,多少次的交谈,让我永生难忘,点点滴滴铭记心间。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一生忠于党和人民,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离休后,不辞辛劳,指导和修改多种历史文稿,他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严于律己的作风,令晚辈很敬仰,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敬爱的大伯,我们永远怀念您!
      (雷小红、笔名雷小锋,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总工会,中国散文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会员、西咸新区作家协会理事。)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