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电影《1942》:苦难与悲情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电影《1942》:苦难与悲情

2015-04-22 17:49:44    84次点击               发布者:冯北仲

分享到:

 

电影《1942》:苦难与悲情
 
冯北仲
 
 
看完这部电影,脑海里一片茫然,空荡荡的茫然,这种茫然是无奈的难言与对苦难无法言说的情绪。
作为老实的没有什么欲求的农民,中国农民,他们最害怕最担心的就是饿肚子,这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理的延伸,一个农业国和宗法制的国度里,土地是他们的生存之本,家乡是他们的依赖之根。对于农民来讲,背景离乡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男人们一个个挈妇携雏,女人背着包袱,孩子担在箩筐,老人推在辘辘车上,一个个一脸凄苦,愁眉紧皱,只有孩子们瞪着圆圆的天真的眼睛……
哪里是他们人生的下一站?何处是他们的栖身之处?
这是中国农民永远不想面对害怕面对的事情!唯饥饿让他们如此。
饥肠辘辘的他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离开家乡,去不可知的地方谋生,他们没有多想任何东西,只存着一丝侥幸,那就是:那里可以活命。
除此,他们根本不知应该去何方,对于何方之地也一无所知,知道的也只是道听途说。这是中国农民的不幸与悲哀。河南的农民尤其不幸。
我们陕西有大量的河南人,河南人在中国各地的口碑不好。为何不好呢?同样是人,为什么河南人身上就有那么多的毛病呢?饥饿,使他们心无可依之感,让他们的心理从此有了漂泊之感,几代人过去了,身在外地的河南人没有归属感没有亲近感,总觉得自己不属于生活的这里,而该属于哪儿?河南么?他们也说不清,只是身上残留着父辈或是祖辈逃难时的习气,那习气就是为了吃饱活命别得可以暂时不顾,名声是什么?能让你活命么?
1942》留给我们的,不止是河南的饥荒,不止是死了多少人受了多少苦,而是如今的我们,如何看待这一苦难,如何理解这一苦难。因为,发生在河南的曾经的事,不会再发生在我们家乡和身上?难道苦难仅仅指饿肚子?
电影,场面宏大,笼罩着悲苦的气氛,让人压抑和难过。尤其是女人,为了让孩子活下去,嫁人再被卖掉,就是为了换得三升小米!或许,在苦难与生存面前,女人永远都潜藏着活命的机缘,女人暗示着什么?她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民族之魂。而我们的母亲,为了儿女,却是如此的不堪。
电影以凄凉悲情的方式一一展现,看着,人的心头升起阵阵冷风,毛骨悚然。
女人临走之时,还将她的厚棉裤换给了男人,这一境头,真让人感到天昏地暗,震惊!重击!同时又充满着人性的互温互暖。可是最后呢,男人丢了孩子,丢了粮食……男人死在了日本人穿有馒头的刺刀下,有骨气!
男人的死,这一场面,让我心头凄然万分,眼眶潮红,这个没有地位的男人,却以死的代价证明了农民身上的硬气和不屈,尤其是面对外族人。
死的原因,就是女人留下的女孩儿的风车被日本人拿走了,日本人要用馒头换风车,他不肯,宁死不肯。
电影的展现,只是历史的片段。这也是中国农民面对灾难的片段,他们别无选择,没有政治觉悟,没有理性自觉,一切都只是为了活命,即使给日本人当劳工也愿意,也只是为了活命!活着,是中国农民的追求,活得好,是他们的最大理想。怎么个好法,就是有吃有穿无灾无难。
我不想考虑什么政府在干什么,政府也是中国人的政府,几千年来,都一个样,没什么可以多谈的。我只是考虑,河南人面对饥饿四处逃荒,其他省份的农民呢,还在自得其乐着自己的婆娘孩子热炕头。
这种心理差距,什么时候能在人们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自发的施以救援呢。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其他省份没有遭灾,其他省份大量的人得有觉悟。
何以实现呢?正如今天。嘴上的一切空谈,摇唇鼓舌,漫天飞扬于国土。四处怨愤,发泄,指责,无不散落媒体网络。这些,都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国民性的整体启示,何以解决?
这应该是《1942》留给我们的深深思考。
 
 
2014420日写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