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作家周养俊介绍 肖云儒《读周养俊》(图文)

职工作家周养俊介绍 肖云儒《读周养俊》(图文)

2012-11-20 14:23:39    106次点击               发布者:admin

分享到:

 

 

周养俊,笔名席化、诗村;主任记者,西安邮电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职工文联副主席、陕西省职工作协主席、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邮政作协副主席、中国邮政书画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邮政文联主席。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多情的季节》(1990年)、《孤旅独语》(1992年);诗集《封缄的记忆》(2007年);散文集《雨后天姿》(1993年)、《絮语人生》(1998年)、《探访他地的落日》(2006年)、《长路短歌》(2009年)、《那年那月》(2010年)、《雕刻记忆的海》(2010年);历史传奇故事《刚直不阿海青天》(1993年)。

读周养俊

肖云儒

 

读书其实是读人。每一次阅读都是去会一次朋友,去阅读朋友的内心世界。我与养俊相识多年,交谈与交往很少,这些年来,我们是在各自的文章中逐步相识而相知的。
    读养俊的诗和散文诗,你便在他的心中款款穿行,他也便在你的心上深深走过。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人。和生活里我们常能碰上的一类人不同,那种人永远在怨天尤人,似乎社会、人生永远亏欠着他们。养俊不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上,他总是发现时时处处都有爱在等着自己,他也将爱施于生命的角角落落。他爱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为一年十二个月歌唱,为每一个日子歌唱。春节中火红和温馨的一月,绿色开始睁眼的二月,花蕾在春雨中探头的三月,绽放灿烂梦想的四月,歌唱劳动的五月,收获的六月,草原在和风中翻滚的七月,穿行在江南烟雨中的八月,背起书包赞颂师德的九月,歌吟祖国的十月,以音符般的落叶奏响生命苍凉的十一月,雪花如白焰般燃烧的十二月。他爱土地、家乡、小屋,浸泡在乡情乡韵中的祖父母,爱山川花鸟尤其是西部大地,甚至于空中的日月星辰。他爱珍藏在记忆中的朋友,在《读你》系列中读友人,读自己,每个生命都是感情的交流渠道,很短,却有大量感情信息。他就这样将各种人生经验经过审美转化,寄于情寄于物,这是一个看重精神生活和意义生存的人。他喜欢思考,善于感悟。
    在工作中,旅途上,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他如同就要启碇的轮船,升火待发。他的思考总是渗溶进特定的物象、特定的情境中,或者倒过来说,他善于在特定的物象、特定的情境中感悟到埋伏其中的哲理和意蕴。他在清明霏纷的细雨中对生命和亲情传承作思考;还有秋日的浪漫,秋日的谦虚,秋日的诗意,秋日的矛盾;他也会从手机和种种现代信息中找到感觉,手机信号中断后那种被社会抛弃的、掉进深渊的感觉,丢失这些意味着丢失整个世界;他这样说思念:思念是流在心中的泪,刻在记忆中的笑,是不知缘由的病痛和无法遏止的病变,是流浪者灵魂停泊的码头,是翻不动又忍不住去翻的昨天的一页,等等。由于在养俊的笔下,思考不是说理,而是以一种感情形象和生活形象展示出来,它便有了亲和力和感染力。
    你可以说养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点浅白,那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操作性事务性生存对生命审美境界干扰太多,而不及作更多艺术沉淀的缘故。其实对精神生存和感情世界的执守,常常使他出语不凡,你读读这些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买的是单程票。”“世上的一切不都是美丽的,被有思想的人选用了,才会有生命力。”“迎春花是春派往前线的记者,把消息写在了山坡、崖畔、田垅、沟坎的版面上。”还有,把延安窑洞比喻为黄土地一双双深邃明亮的眼睛,望着世界的昨天和今天。从这样的语句中,我们能感到一个人生命的深度和感情的烈度。作家精神的海拔高度,也便从这些语句中显山露水,崛地而起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