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能使女人变成金子—读郭志梅散文集《梅园晨心》札记

苦难能使女人变成金子—读郭志梅散文集《梅园晨心》札记

2013-08-03 13:47:57    33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尚飞鹏

 这是一篇拖了两年多时间的文章,记得当时我正在忙于纪录片《路遥》的修改工作,好在郭志梅女士不会在意,对她而言,多一篇评论、少一篇评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收集了她很多优秀作品的散文集,凝聚了她整个生命的青春岁月和人生旅程。我以为,书写本身就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它既记录流失的时光,又保存了新鲜的记忆,所以,它的诞生对郭志梅而言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女性写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普遍现象,这是因为社会文化背景改变了之后的必然结果。作为知识女性的郭志梅,能够保持良好的写作状态,给自己的生命以文字的方式加以解读和开掘,是自觉的也是必然的。她在《我与胎儿》里这样写道:“他牵动了我最主要的精力和情感,剥夺了我对文学的爱好,我抛弃了书抛弃了笔,专门与他对话,成了他的忠实奴仆。”这是她写怀孕期间的感受,对于女人而言,孩子来了,一切都得让路,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能比得上母亲对子女的爱,这种爱是超越一切的。郭志梅以她母性的情怀,并写出了这种独特的体验,是难能可贵的。她对女儿的成长和培养下了大力气,对女儿的希望也是很高的,为此他让女儿学习了钢琴、架子鼓。她在《陪女儿学钢琴》中写道:“我一直希望女儿长大后,能有高档次的素质,为此,她要能弹一手好钢琴,悦己、亦悦人。”作为家长,郭志梅是明智的,她早已懂得了,让孩子成名成家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儿女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才是关键,这种能力的获得,是靠综合素质的演变进行的。对于一个小孩而言,学习音乐是童年经历中的重要环节。如今,她的女儿已经上了大学,她的开放式教育已经初见成效,也是成功的。一个人的生命,因为有了音乐的参与,有了音乐的进入,会使她的一生都在受益,这种影响是慢长的、细致的,并且敏感地体验痛苦和快乐。

  故乡,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作家更重要,郭志梅的童年在四川,在她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天兴沟,以及天兴沟的天兴河,天兴河上古老的石拱桥,还有知青的艰辛岁月和历练过程,是成就她的必经之路。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都是到达那个你未必知道,但却是有益于实现最终目标的前期准备。1978年文革后实行高考的第二年,她就考入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她在文章中回忆道:“我知道自己能考上大学的真实秘诀:是生活艰苦带来的动力和刻苦的能量使然。”《真情》《三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今生今世心中永远的痛》《令人年轻的故乡天兴沟》都是回忆故乡的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遗憾的是她的故乡居住的居民已经搬迁,正在改造成一个旅游景点,他的父母也迁到成都,这让作者觉得没有了故乡。她在文中写道:“每年我回成都探亲,看到一排排长的一样的七层高楼,道路四通八达,也像在做客,没有回家的感觉。”细细想来,古人比我们聪明,他们的生活节奏慢,懂得亲近泥土、阅读诗赋,所以他们活得有情趣、有诗意、有远见。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他们虽然活得简单,但思维却是海阔天空,想象力丰富多彩,并不局限在现实中,而是在整个能够任意思想的宇宙空间中驰骋。而我们今天的人,逐步被所谓的现代化生活所掌控,身体越来越不会运动,纯朴感情渐渐消失,思维也生锈了许多。

  郭志梅的大学时代,是一个充满热情,又漂亮大方的女孩,虽然志向高远,但情窦初开的她也无法抵御爱情的诱惑,这既是生理的必然,又是浪漫人生的开始,她在《暗恋》里这样写到:“我记得那个女同学那晚终于同意他的请求,并被他吻了一下脸颊回来后的幸福羞涩,我羡慕极了。而我当时只会躺在蚊账里,用手电筒照着写下一篇篇单相思的日记”“自己一个人做了那么多的功课,到头来都是一个不打粮食的无用功。”这样的描写是十分精彩的,完全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了。表现了一个少女的私人化情感,或渴望真挚的爱情。这类文章还有《我情感史上的火炬》《有桥而不通》等,都是抒发个人情感的上乘之作。随着岁月的流失,郭志梅成家生子,她越发成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女性,她的魅力所在,正是她的事业支撑,又有兴趣广泛,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结果。她在《魅力女人背后的十个迷》中对“迷诗歌、迷歌唱、迷跳舞、迷摄影、迷博客、迷读书、迷旅游、迷五笔、迷开车、迷打球”都有详尽的描述。可以说,郭志梅的生活状态,至今都保持着大学时期的那种单纯、热情、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

   郭志梅开朗、乐观、总是能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这是因为她有思想,是通过思考诀择了正确的方向,才会有的收获。她的《把内心变成天堂》《女人,人到中年不能哭》都写出了对人生的一些真切感悟,尤其是《死亡也是一种动力》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一般来讲,对死亡的思考,就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终极思考,涉及到哲学、美学和世界观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这篇文章里她这样写道:“告诉自己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生命的尽头就是这里,给自己活得精彩的一个动力。好比佛徒在自己的禅房挂一幅大大的“死”字。”不仅如此,她便早早地给自己买了一块墓地,显然这与她遭遇的一场大病有关,但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样的举动是非常罕见的,这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自从买了墓地后,自己仿佛真的注入了新的活力,前两年的懒散,更年期心理好像一扫而光。”郭志梅确实是一个奇特的女子,她的这些做法与世俗的人区别开了,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男人,假如经历了一些灾难,也未必就会如此豁达。她总是有她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地我行我素,但她并不强求什么,她总是比同龄人超前地感知到了生命的真缔和世故的人情,所以她会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不公平以及能够领略到的快乐。她这样写到:“浅薄者因为无赖而常常得到,深沉者因为自尊而往往失去。”由此想来,人类所承受的灾难是必须的,因为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一刻也没有停息过,更可怕的是人的精神腐败和惰落,这一点,郭志梅感觉到了,这就是思想给她的力量,使她有一双锐利的眼睛。

   郭志梅有十年诗歌创作的经历,也许是诗歌给她了胆识、率真、机智和梦想。她那种不服输的精神气质,一直是她前进的动力。这一路走来,从考大学到主编,再到出书获奖,她的成功,恰恰说明了,命运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争取和奋斗得来的。诗歌的创作给予了她这种智慧,她在《谜》这首诗中写道:“很久以后/我去寻那本/书,店主说早已售出。”我的理解是,这个谜不在书中,或者说,你在书中也无法找到。谜在哪里?在生活中,在你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不断发现和创造中才能猜中。阅读诗歌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心境,甚至可以改变人类发展的方向。古人的好多好习惯,我们都丢掉了,这是十分遗憾的事情。人类轻视诗歌阅读,可能会导致人性的退化,而所谓的现代,可能会离人的本质属性越来越远。这很可能是人类又一次面临精神危机的灾难,这个苦果早早就种下了,可是我们现在还一无所知,也许,我们只能自食其果。

  我认为,郭志梅的散文写作,是现实主义的,甚至是写实主义的,它的生活化达到了一种随意、自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是高度。现实主义对每一代散文家都是有诱惑的,因为它是大地本来的颜色,是生命本体的写实。任何艺术流派都离不开现实,离不开现实主义对它的滋养,就像谁也离不开大地一样,即便是飞身而起,最终还是要落在地面上的,郭志梅的散文就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最后,我把成吉思汗的母亲对儿媳说的一句话送给志梅,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苦难能使女人变成金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