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2014-06-16 17:15:46    20次点击               发布者:彬长任苗苗

分享到:

            唐朝李商隐有首诗就是《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大概就是说,你总问我什么时候要回去,而我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回去之时,巴山的夜晚下满了这秋天的池塘。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一块坐在西边的窗台前,给你讲讲那巴山的夜雨呢!这首诗的意思翻译下来,所有的意境都没有了,当然了,每个人的经历各有不同,对于诗的体会多少有些偏差。而更多的人在当初读到《夜雨寄北》的时候,或许仅仅当作是一首必须要背诵的唐诗而已,至于诗里面更多的绵绵意境,那自然是用不着更多关心而已。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唐朝李商隐,也许只是写了一首比较不错的想念诗而已。在现在看来,这多少有几分矫情了,我们不是说如果想念一个人就应该去见他吗?然而那个时候的李商隐或许真的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如果他所寄的人真的是在北方长安,那他所面对的就是绵延几千里的秦岭山脉和险恶的剑阁,他是怎么也不可能一时半会赶到长安,也许他所想的就是,等到有一天,我终于回到了长安,和你相伴于咱家的西窗前,聊几句这些年所有的经历,一定是值得你我唏嘘的事情。然而,后人在考证说李商隐并没去过巴蜀,这便十分的奇怪了,未去巴蜀,却把巴蜀的秋雨写的淡淡哀愁,想来也是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而综观李商隐的诗歌,便也不觉得十分奇怪,毕竟他的风格就很飘渺,和杜甫的现实主义李白的浪漫主义都有不同,算的上是唐诗中的一种奇葩,大概和他本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有关吧!

然而我并不生活在唐朝,并不生活在一个交流靠写信,赶路靠骑马和坐船的时代,一去要好几个月才能赶回来。很多年以前的时候,我还没有去过巴蜀之地——成都,那时成都的位置相当于我来说正是西南方,所有很多时候总是略带惆怅略带期盼地望着远方,看着远方的天际线,影影约约的觉得那里一定有着十分奇怪的人文,甚至在人类时代早已走到了如此现代的程度,我却总觉得成都仍然残存着古代巴蜀文明的影子。可能我是太执着于这边土地了,对于历史中所记载的那种虚妄飘渺的神话传说当作了是四川的一个本身。那时我得了一种叫着寻找的病,总希望着在一片土地上找到它的前世今生,这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一直都很失望,既没有在江浙寻到诗里江南,也没在成都嗅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那种气氛,甚至在初到成都的那个早晨,我还带着一丝丝的失望之情,然而我还是最终真正爱上了这个地方,爱上了成都午夜的灯火,爱上了成都秋天的夜雨,淅淅沥沥的,却仍可在这样的雨中随着心情去闲走几步,不用担心湿透了衣服,不用担心淋坏了身体,一切都是恰恰好,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唐朝的李商隐,面对着长安,我也可以有信可寄、可思、可想。或许我心中的长安还是停在那个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那个氛围里,而不是现在灰扑扑的城墙,淹没在关东的黄土里。
    古蜀文明曾经璀璨于四川盆地,就像宇宙里某处的一片不被人知的星河,而我所喜欢的正是如此,性格里面总带有几分隐逸的想法,而又不想是在一个深井里,想看得了世界,又不被人打搅。我想,西南就是这么样的一个地方吧,成都就是这么样的一个城吧!有时真心向往古时候的卓文君在琴台路当垆卖酒,有时也真心向往坐在成都的一间茶馆里,悠哉地看着台上的川剧,眨眼间一个变脸,而不知人间过了几年。世外桃源觅仙境,误入人间洁白处,或许古蜀的从前,原本就是一个神话世界,美好的让人觉得那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可是望帝春心托杜鹃,似乎又是在预示着某种酸楚,难道人类文明本身就是这样的嘛,一层又一层,层层隔着云雾,一切都看不得真实。而我只想,在那个落雨的秋天夜里,写封书信寄给秦岭那边的长安城,说是回去的时候,一定给你讲讲那些关于巴蜀的所有事情,你一定会在书信里读到夜雨涨秋池那种既忧愁又浪漫的感觉(彬长生产服务中心  张壮)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