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桑梓情 拳拳赤子心—读李胜利散文随笔集《一路走来》感言

悠悠桑梓情 拳拳赤子心—读李胜利散文随笔集《一路走来》感言

2014-06-20 09:18:47    46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李胜利先生的又一部散文随笔集《一路走来》已由西安出版社出版,托我写几句话。说实话,自己的文章本来就写得很一般,再要就别人的作品说三道四,我自觉力不从心。因是同乡同好,就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君子重然诺,我虽不敢以君子自诩,但“应人事小误人事大”的道理还是明白的。细阅书稿,此时我才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胜利先生的作品如同福建安吉的白茶,初品味虽淡,再泡细品韵味绵长,越品越有味;又如关中村姑,初打眼一般品貌,细打量颇具风姿,正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粗服不掩国色。读着读着,我竟情不自禁地想与诸君分享自己的感受了。

       只要细品胜利先生的文章,你定会明显地感到他的作品中贯穿着一种生命的动感,内质细腻而富有张力,走向深沉而开放,读后获得的是一种别样的精神感受。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与读者诸君分享。

一.洗尽铅华乡土情,韵味绵长桑梓意。

我觉得,胜利先生散文的最大特色在于四朴,即:朴实的土韵乡情,质朴的人情世故,纯朴的民俗俚语,朴素的行文风格。这些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是那么廪实丰赡又生动自然,篇篇扬溢着人文思辨的正能量。

胜利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于号称长安八大镇之首的古镇新筑旁边、人文积淀深厚的新寺村。祖父、父亲都是乡村的文化人,他中学毕业后当过农民和农民工,高考制度恢复后他抓住机遇恶补文化知识,最终考上了师范学校跃出农门,起初从事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的公社,乡镇基层政府工作。催粮要款、刮宫流产,后又调区政府机关从事纪监宣传、劳动就业、劳动培训等工作。官至七品,阅历可谓丰富。多年来,他细心品味生活,常年笔耕不辍发表了数量可观的工作调研文章,言论、人物特写、曲艺作品和散文随笔,可谓“低头思索抬头歌唱”,一边工作一边思考。一路走来,回眸望尽五十年的人生路、家乡路,而近期出版的《一路走来》,更是他丰厚的生活体验与思索回味的厚积薄发。其中不少篇章写出了浐灞渭大地乃至关中道的风情、民俗、俚语,在平实细腻的笔触情调、转折起伏的人物命运中,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拳拳情怀。书中那平实质朴,乡情浓郁的语言,那介乎憨厚与智慧多思之间的乡间蚕妇村氓、市井人物的性格,既饶有兴趣地把我的思绪凝在字里行间,又像一只无形但有力的手,把我的回忆也拉回到了童年的家乡、青年的家乡和中年的家乡,与他书中所写的一草一木、一池一河、一时一地以及可悲可喜的人物、动物、植物命运相撞融合,进一步引发了我对其作品长久的蕴藉与悠远的遐思。

在《一路走来》这部散文随笔集中,尽管每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长,但却显示了胜利先生难忘的故乡情绪与朴实近人的情致笔调,在质朴可亲的乡风民谣、俚语俗话乃至童年游戏中,展示了他在少儿时清苦但乐观、青春期艰苦却豁达以及中年后的练达持重沉稳既嫉恶如仇又风物常宜放眼量。集子中涉及灞桥民俗民情、饮食习惯的介绍都在简约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中,把时至今日仍影响着人们生活习俗、待人、接物、品行性格以及传统的思维定势勾勒得入情入理,如在眼前。他的《灞桥搅团》《一往情深的土炕》《走进乡村学词语》《本地方言中的》等,就颇有代表性。

运用憨厚朴实又活生生的个性语言,塑造性格鲜明的小人物,是其作品的又一特色,如《饲养员是个技术活》中的饲养员,《白跑战士》中的幽默问答,《交粮路上》的会计老李等。类似这样充满民间智慧、独特个性、说在老百姓口头上的机言俏语,在其文章中多处可见,且运用得贴切自然,适当得体,毫无硬山搁檩之嫌。如《故乡的黑牛河》中,他写到六七岁跟着大娃挖螃蟹:“见大人们拿着铁锹往河堤上一铲,翻过泥土便露出拳头大小的螃蟹,有胆大的人,用手抓住螃蟹前爪,另一只手掰一下一只后爪,塞进嘴里‘咯嘣’,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他却说,‘香得很,只有点咸腥味儿…’从那时起…知道了什么叫‘横行霸道’。”真实入微、细腻的细节描写,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他在《生活之歌》中收录的《先生爷》中所写的祖父先生爷形象,常受挤兑。虽受打击却无怨无悔创作快板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的形象,真可谓音、像与动作齐出,其内心痛苦、表面无奈、无助难受的境况跃然纸上。

几十年来的生活变迁,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给胜利先生带来如涌泉般喷发的创作激情。这些,在他的《告别农业税》《灞桥的路》《让人仰慕的谢一村》《雪海银山》《三进纺织厂》中都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对不同时代的人、各样的生活现象进行理性的梳理以及独具慧眼的审视后,常用一句或几句含蓄深沉的内心独白,或是拍案而起的旁敲侧击来做文章的结尾,引人深思,回味悠长。在《磨道的启示》文末他写道:“我们读懂了磨道,也就读懂了人生。人生不可能没有磨道,磨道漫漫,有苦有甜。进入磨道,就应勇敢地曳下去。磨道蕴含着生活的真谛”。他在《皂角树》文末写道:“神奇的皂角树,让人联想、让人自强、催人奋发、策人成长”。《标兵牛》文末:“若干年后,昔日的标兵牛褪去了曾经的光环,躺下了,最终上了社员的餐桌,人们吃着牛,赞着牛,忆着牛,酸甜苦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都是画龙点睛之笔。

二、 着力张扬自由,呈现生命动感。

散文是一种最具个性的心灵表达,它与生命的个体性和自由性有着天然的契合。散文必须依赖于作者生命本体的感知与生命的独特感受,否则就难以达到一定的艺术品位。胜利先生表面静甚至安祥,但内心世界无疑是丰富多彩且自由奔放的,他的散文就有一种生命的动感。在他的作品里面,你不时能品味到一种哲思的睿智、乡土的韵味和庄稼拔节生长的动感,更有一种反讽的味道。行文跌宕,发人深思。这里说的生命动感并不是单纯的心理学问题,而是关涉到人的生存境界。如《皂角树》《开花的水草》《铃声响起》等。特别是《标兵牛》《纺车声声》及以前的文章《先生爷》中将成功与磨难、顺境与挫折有机统一,让散文的质感因人生磨难而闪光,更是令人难忘。

文学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生命结下了不解之缘。就人的生命存在而言,实际上在两个层面存在着:一是物质性的现实存在;二是意识性的精神存在。散文是属于生命本体的文体,往往直逼心灵。虽然可以写静态,但是内在的节律是动荡的。胜利先生的散文充分体现了生命的动感,体现了生命的本体,有血有肉,有精气神,更具有灵性。他的生命张扬有个前提,那就是爱的情怀和悲悯意识。清晰地认识自己周遭的社会和历史环境,解读合理的生存方式。动感来自于心灵感受,动感的强弱与作者的主体意识相关,主体意识越强,感知的东西越丰富。《家有枸树》就写出了生命的不屈于倔强;《蝉的断想》又写出了生活的不易,破茧化蝶的艰难,不由让人想起了一首歌《千年等一回》;《与燕子为邻》

又写出了善待生命的可贵,《布谷鸟又叫了》则以生命昭示世人要见好就收

三 、关注生存渴望,展现生态之美。

胜利先生有着以自己的本体生命直面大自然的启悟,独自去获得大自然的灵性。在他的散文中,人被还原到应有的位置,与万物朝夕相处,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愉快。

风景是美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审美心理并不是神秘的东西,它的依据在于主体的现实存在中。与主体的思想、人格、美学经验有直接联系。胜利先生的散文创作是一种有责任感的写作,他能够主动选择那些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一类的事物作为书写对象,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同点。他的散文题材涉及的范围很广,我尤其喜欢那些和大自然对话的散文,如《涝池,有景也有情》《迷藏柿树林》《怀念雪天》《望断南飞雁》及以前所写的《千年槐》等,以小见大回忆当年生态之美。

四、 注重艺术表现,叙述描写有机结合。

      叙述和描写是散文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二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叙述着重交待过程,描写则着重形象的细节刻画。好的散文作品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的。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这也是散文创作的难点之一。一个作者对于叙述和描写的成熟运用与否、结合得明亮或暗淡,关系到作者的魅力和品位。胜利先生在《标兵牛》中写道:“我牵着牛,牛跟着我,不时动着耳朵,用长舌舔着鼻孔流出的黏液…”“枣红牛…典型的特征是两只犄角,犹如打磨过的,圆润光滑,没有棱角且耷拉于耳前,用手一扳能四面摇动…”从艺术上分析,胜利先生的散文创作的重要特点是将叙述与描写结合得很自然,详略得当。既有宏场面的叙述,也有感人的细节描写,既是抒发情感的,也是表达哲思的。他的散文总能捕捉到别人忽略的事物,如《家有枸树》中的枸树《甜蜜的回忆》中的甜秆蜜——玉米秆, 《灞桥标语40年》中的那些人人能记得,个个记不下的标语。

胜利先生的散文不仅仅描写自然,更多是对现实生活和历史的思索,例如《爱听乡间吆喝声》《穿不烂的千层底》以及《场面上的农活》《我们干过的农活》《消逝的行业》《值得回味的名词》将生活体验上升到生命的体验,留下了许多生动的哲思隽语。

五、注重矛盾冲突,寓张力于和谐。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作家在客观地分析和观察中,不能回避矛盾和冲突。写矛盾冲突并不是小说戏剧的专利,散文作家也应正视这个问题。散文写作表达冲突就是要自觉体察事物的内在本质,在谋篇布局时以此为着眼点,梳理脉络挖掘开去,进而提高文章可续性和吸引力,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散文作家直面现实,正视生活中的矛盾。胜利先生的散文创作不是狭隘的描摹表面争斗,而是蕴含着一种呼唤、一种诉求、一种张力、一种抗力。如《陕西冷娃刘亮》《养鸽记趣》《忆苦思甜》《枣树为啥要长刺》和以前所写的《先生爷》《追忆父亲》等文章,表现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的心灵风暴在内的狂欢、愤怒、压抑等等生命体验,这与他本人内心曾受过的煎熬进而迸出的生命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冲突来自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来自人物的心理纠结,具有不可言状的力度。这样的常常令作者寝食难安,最后爆发出作品。形成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进而打动读者,这些在《岁月留痕》一辑中都有较好的反映。

六、关注地域传统文化,重视优秀文化传承。

胜利先生在与我的交谈中多次提到,灞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灞桥地方遍地传说遍地诗、遍地古迹遍地金,他对此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对家乡文物(包括韩信墓、新寺遗址等)的保护提出过诸多真知灼见。

这里我不得不向诸君略微提及一下胜利先生的父亲。李老先生是一位热爱地域文化的忠厚长者,由于历史的误会使他大半生蛰伏乡间,上世纪80年代经人推荐受聘于区地方志办公室。他曾历时五年,走遍灞桥区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搜集资料,遍阅有关灞桥地名、掌故、逸闻的典籍志书详细考证,在半坡博物馆附近的梁家街村一间简陋的民房内,主编了灞桥区第一本标准化地名志书《灞桥区地名志》。李老先生不是政府的公职人员,编《灞桥区地名志》时属正儿八经的“农民工”,背着自家的米面油菜,拿着微薄得令人寒碜的补贴无怨无悔地工作着,为传承地域文化尽着一位文化人的职责和良心。我曾去过那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小屋,至今记忆犹新。相信这一切对胜利先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因而,在这本《一路走来》的散文随笔集中,也有了不少述说灞桥文化的的篇章,甚至他对自己工作过的洪庆街办的一山一水都情有独钟,写出了她有别于其他街办的独特魅力;葬于灞河之北的足智多谋但心胸狭隘的韩信、葬于灞河之南的贵为天子却不忘孝亲的刘恒在他笔下都栩栩如生;灞桥区同名的村庄、历史的变化、建置的沿革在他的笔下一目了然。我相信他的这番作为,不仅仅是对父亲事业的传承,更是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记得一位革命导师说过,爱祖国就是从爱家乡开始。胜利先生对家乡怀着赤子之情,感恩之意。他在文章中把朴实的民风,浓郁的乡情与可感的人物、事件交融在一起,让回忆浮想联翩,使情感飞腾升华,也许就是这部集子的成功所在吧。当然,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是,胜利先生本身是一位热爱生活、不倦学习、热衷文化尤其是热衷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心关注民生,尤其是对底层劳动群众的生存状况有着平民意识的官员型作家”,因而他的文章总散发着生活一线劳动者的体热和气息。虽说这大多与他的工作性质有关,但更与他的博大心胸、深厚学养以及对家乡对群众的真挚情怀有关。

当然,和任何事物一样,《一路走来》这部文集不可能完美无缺,比如篇目的分类有些欠推敲,个别篇什还属急就章略嫌仓促,属璞玉待雕琢。但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胜利先生定会写出无愧于家乡、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白来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