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厚重的地域婚丧礼俗专著—姚志儒、白来勤编著《灞桥婚丧礼仪》评介

一部厚重的地域婚丧礼俗专著—姚志儒、白来勤编著《灞桥婚丧礼仪》评介

2014-07-17 11:02:06    128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李高田

前些日,看到灞桥区人民政协出版的文史资料——姚志儒、白来勤两位先生编著的《灞桥婚丧礼仪》,这部专著由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题写书名,厚及二寸,达548个页码,令我吃惊非小:这的确够厚重的了!当然,我说的厚重,也包括专集中博大精深的内容。
姚、白二位先生准确的说应该是民间的民俗研究专家。姚先生属60年代初期陕师大毕业的老牌大学生,曾受教于霍松林、高元白诸名师,国学底子扎实,数十年致于涌桥地区民风民俗的搜集、研究、整理工作;白先生除主攻文学外,也涉猎地方民俗研究。《灞桥婚丧礼仪》是二位先生联璧编著的一部富有地域特色的婚丧礼俗专集,也是二人奉献给桑梓民俗仪礼建设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礼品。
灞桥地处古之京畿,受古长安文化熏陶悠久,因而婚丧礼俗最为隆重,也最近乎件过仁礼仪正宗。该专集以挖崛、整理、传承民间婚丧礼仪为宗旨,采用了本土与外来相结合的写法,既突出了灞桥婚丧礼俗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吸纳了古往今来各地关乎婚丧习俗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点面结合,纵横相映,便于读者从中领略灞桥乃至中华婚丧礼俗之大观。
总览全书,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是实用性。这是这部书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突出的看点。婚丧礼俗属人生仪礼,更属中华仪礼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和载体之一,就是婚丧礼仪,而婚丧礼仪更能突现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文明精神。这一点,现时的国人差不多都晓得,问题的关键是,按照“仓廪实而知礼仪”的古训察之,如今富了的国人却不大傲婚丧礼俗这类日常生活中惯用的人生礼仪,绝大多数人急需一部实用的婚丧礼仪手册,《涌桥婚丧礼仪》恰恰救了这个急。二位编著者身在民间,深谙“民情”,因而专集中着力突出了婚丧的“实用性”。如婚嫁礼仪中,婚俗的掌故载得一清二楚,拜高堂、拜红爷、祝酒等等的礼词,都有范例。尤其是贺幛和婚联,更不须作难。贺幛有贺新婚用语、贺再婚用语、贺嫁女用语;婚联有楼门用联、大门用联、洞房用联、招婿用联、再婚用联、老年婚联、贺友婚联、婚嫁敬祖香案用联、嫁女用联等等,林林总总,不下600多副,足够你挑选。再如“丧葬礼仪”,最是亮点。古人云“礼莫重于丧祭”,这里面的礼仪尤其整复,然而正因其繁复,方能体现人类的尊严。如“丧之礼俗”、“葬之礼俗”、“祭奠之礼俗”,都有一成套极富操作性的程式,象“祭礼”中就有“设灵堂祭”、“孝饭祭”、“开吊祭”、“迎魂祭”、“迎饭祭”、“献饭祭”、“点戏祭”、“摆礼祭”、“披红祭”、“祭文祭”、“路祭”、“葬祭”、“生辰祭”、“忌日祭”、“墓祭”、“家祭”、“周年祭”、“节日祭,,等等仪范,供你参考。还有,礼宾先生的礼词怎么说,“招魂播”、“牌位”、“期服单”、“讣告”、“服牌”、“悼词”、“祭文”、“挽樟”、“墓碑”等如何写,大都有范例。不只这些,还有近600副各类挽联,供你对号选用。在生活节奏日益提速的现今社会,婚丧礼俗这种便捷的实用性,的确为当今人们所喜闻乐见。
二是学术性。作为一部婚丧礼俗的专集.不只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而且也有一定的学术性。对于一些文化蕴含深厚的婚丧礼俗,编著者尽盆做了详细的论证。如述及“古时的丧服制度”时,对于“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编著者引经据典做了深人的论证。再如对“祭文、吊文、课文、哭文、赋文、思文、告文”之类的古代哀祭文的分类阐释,也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尤其是对我国婚俗的纵向思考,学术价值尤大。编著者从上古原始社会落笔,中经夏商周、先秦,汉魏、南北朝、隋唐,直至当今社会,走笔数干年,对中华婚俗仪礼的起源、发展和遭变,做了一番考证和论述。从而使广大读者对中华婚俗能有一个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深刻体悟东方礼仪之邦婚丧仪礼的源远流长。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婚恋生活”一章,编著者运用大量史料,阐说唐代女子爱慕风流才子的恋爱观,以及唐代妇女淡薄的贞节观,尤其是“唐代宫廷妇女的婚恋生活”一节,揭秘了这一特殊女性群体—后妃、公主以及宫女们婚恋生活的忧与乐。这些章节,不仅对于唐代婚俗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唐代社会风尚、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研究,都极具学术价值。
三是民俗性。该专集充盈着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气息。.如婚姻礼仪中,“纳采”(即男.‘女举行“冠”、“异”礼后,双方.日家长托人为子女纳采对象)、“下花”(男方送棉花给女方)、“亲迎”(男到女家迎新娘)、“搭青庐”(新娘迎回祭祖、交拜之用)、“共牢(新婚夫妻共食一牲)、“合卺"(即共饮交杯酒)、“请天仙叹亲朋邀请‘款待即出嫁的姑娘)、“待添箱”(婚前女家待客,亲朋送贺礼)、“亮嫁妆”、“开脸”(女子嫁前请儿女双全的妇女为其绞掉脸上汗毛)、“上头”(即女子婚时行盘头礼)、“穿凤衣戴凤冠,’(女子新婚服饰)、“戴绒花”(嫁时饰物)、“障面”(盖头)等等,有的是灞桥民间古有的婚俗,有的是延续至今或演变了的婚俗,古色古香,颇有特色。再如婚俗和丧俗的讲究,灞桥民间也和他处
有所不同。像丧俗的讲究有:临终搬铺、沐浴分男女、口中含钱(不做饿死鬼)、忌穿皮衣(恐其转生为兽)、给死者手里放七个小面粉包(上路干粮)、为死者解衣扣(寓解脱、超升之意)、棺枢盖红布(灵枢属阴,遮蔽以避阳)、孝服蘸红(用于重孙辈,因是隔辈人,不须重孝)等等,从中均可窥灞桥婚丧民俗文化之古久。
专集还收录了灞桥地区的爱情民谣,这些生动鲜活的“情谣”,具有口口相传的民俗特点,是溺桥民谣中最古老永恒的主题,而择偶民谣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上世纪50年代当地的择偶民谣:“嫁军人二嫁干,三嫁工人为挣钱,坚决不嫁庄稼汉”、再如60年代末到90年代的择偶民谣:"70年代爱军营,80年代爱文凭,90年代爱经营卜而21世纪流行的择偶民谣则是:“形象要求像演员,身体要像运动员。声音类似播音员,收人最低五干元。存款至少五十万,楼房环境有花园。家具电器得齐全,家中要有汽车玩。除此之外就不谈,感情可谈可不谈”。从这些不同时期的择偶民谣中.不难看出当代人的择偶观日益物质化,呈现出严重的拜金主义倾向,传统的婚姻礼俗观念日渐稀薄甚至淡忘。从这个意义上讲,《灞桥婚丧礼仪》的出版,不单单具有一股婚丧礼仪的指南作用,而对于正世风、重教化引领人们回归传统仪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也正是基于此,笔者才不揣冒昧写了上面这些文字。一则对姚、白这两位民间的民俗专家表示敬意,二则也是为了安妥我这个文史编辑的良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