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两难的抉择

【首届职工文学网络征文】两难的抉择

2015-04-14 19:02:12    84次点击               发布者:丑小鸭

分享到:

 

近年来媒体上“母与妻同时落水,身为儿子和丈夫的你先救谁?”等类似议题争论不息,数次被主持人拿来考问嘉宾,面对这样 “刁钻”的两难问题,被提问者多是顾左右而言他。有人说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最佳答案,有人说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无解的千古难题。

真的是千古难题吗?当你接触圣贤教育之后,会豁然明了,非也,仅仅只是近几十年来人们的困惑而已。现在不妨做个小实验,将这个题目稍作更改,置换为“妻与子落水”,再来问问大众看如何作答,现代社会大概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先救儿子”。这个回答好不好?你会发现当先生这样回答时太太在旁边点头,说明太太也赞同先生的选择。由此可见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生育养育之情、对子女的无私付出实在是恩比山重啊!那么,子女何以为报?将心比心,先救母还是先救妻,答案自然明了。

如果回到二百年以前,不会有人提问这个问题。假如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情,而你选择了先救夫人,那么我相信全中国的人都会唾弃你。

四、五岁的孩子,遇到问题后首先会怎么样?他首先会想到找自己的爸爸妈妈。当我们的人生面临两难境地时,如何抉择?这时可以向谁请教?肯定是要向真正有智慧的人请教。当今社会这个人去哪里找?是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人吗?显然不是的,现在美国社会出现了诸多问题,美国的有识之士也在寻找答案。英国的汤恩比博士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人类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因此,向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就对了。

为什么中国古人遇到这种两难抉择时会很从容、很有智慧呢?因为古代圣贤已经彻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发现并揭示了天地万物之“道”即自然规律,并教导民众顺应自然规律而为,回归万物本有的秩序、天生的本性,“道”、“德”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古人对待人、事、物时会自然而然依顺这个明确的先后顺序,当然不会疑惑。

而现在的人遇事却缺乏这种智慧。比如,怎样确定某一件事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善行,很多现代人会迷惑,会辩论几个小时仍然各说各有理而搞不清楚。有没有圆满的判断标准呢?传统文化教导人们如何辨“善”呢?《了凡四训》告诉我们,辨善依据两个因素:一看存心,二看流弊。凡是一心为别人着想就是善,为自己就是非善;这件事的结果对社会当前及后世产生好的影响就是善,否则就是非善。由是可知,关于“什么是善”这样看似简单的疑问其实以前一直没有真正搞懂,在读完《了凡四训》后豁然通达,消除了原来的疑惑和错误的见解。当然,如果你没有读过《了凡四训》,通过儒释道的其他经典也能明晰并依照经典去落实真正的善行。如果你学儒,身体力行做到了《子弟规》就是善人;假如你学道,不折不扣落实了《太上感应篇》就是善行;倘若你学佛,身口意百分之百符合《十善业道经》就是真善。这些标准简单明了,老幼妇孺只要真诚皆可通晓、只要老实皆能做到,其中深藏大道至简的清净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窥一斑。

以前读中专时,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佛洛伊德传》,记得这位十八世纪奥地利的心理学家说过一句话告诫人们,大意是:当你面对人生中的小事时,依靠你的大脑,用思维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当你决定人生中的大事时,应当依靠你的潜意识去抉择(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必须由你的心灵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当时我觉得,这句话会让我们的人生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人生遇到十字路口时的错误选择。后来慢慢接触国学文化后才知道,其实几千年前,中国的圣贤比佛洛伊德更通达自然的法则,而且更圆满、更加明白地指导我们人生如何抉择、如何经营幸福人生。圣贤君子在作抉择之前,必然会想到自己所为及其后果符合五伦五常吗?符合四维八德吗?如果符合,那就是正确的选择。

“道法自然”,“厚德载物”,顺应清净的自性而为,行善积德,方能“载物”,才能活得洒脱。“道”不是圣人创造的,而是圣人发现的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孔夫子谓“述而不作”。不是统治者用“道”去约束去要求去管理别人和社会,而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为是自然规律,所以“道”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是真理。顺应自然规律就是“德”,而“孝”是德行的根本。

经典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一个人不爱他的父母,而去爱护、关爱他人者,这个叫“悖德”,这是违背德行、违背自然规律的。太太对你的爱是清净的吗?孩子对你的爱是清净的吗?都不是!唯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不计较的,是毫不自私的,是没有染污的,是清净的。这个世间对我们恩德最大的是父母双亲,孝道出自人类的天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做到真正的孝顺,却无微不至的去关爱、尊敬自己的配偶、上司,或者其他人,这是建立在某种欲望上的,不是清净的,这是假的,它违背人的性德。如果你放下自己的知见,深入传统文化,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或者恭听当代贤师净空教授、蔡礼旭老师等诸位老师对《弟子规》、《群书治要》等儒释道传统文化的讲解就会明了。

圣贤说“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又说“人之行,莫大于孝”、“百善孝为先”。再看看圣哲的教诲:顾老人是天命,顾妻和儿女是阴命。当我们生命垂危的时候,在生死关头,如果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你的老人,没想到你的妻和子,证明你的孝心还在,你顾的是天命,而不是阴命。顾天命,你就有生存的希望,就能遇上吉星相助。为人应“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

对古人而言,这类问题有什么可难的?又有什么可以争论的?毫无必要!因为孰轻孰重,本来就是自然明了的。

圣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问题,应该理智的从自身反思,而不是盲目地向外驰求。从近二百年开始,国人对传承了几千年的圣贤教诲失去了自信,逐渐不尊重传统文化,转而向欧美文化学习。殊不知,手捧珍宝向人乞讨!

《资治通鉴》中记叙了一个故事,公孙鞅(商鞅)在魏国时,拜在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病危时向魏惠王举荐鞅,说:“年岁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这个年轻人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公叔曰:“君既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魏惠王告辞后,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后来公孙鞅到了秦国,秦孝公“与议国事”,变法强国。二十一年后伐魏,大破魏师,魏惠王后悔当年不用公叔之言。

上面这段史料,公叔痤面临两难境地时,“先君而后臣”,忠孝为首,大义大仁,给了我们很好的人生启示。

 

(作者:陈亚琴    单位: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