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寻梦在大圩
首页 > 文学 > 散文

古镇寻梦在大圩

2012-02-17 14:13:46  ·   37次点击

 

作者:张明泉

 

从桂林市中心向东15公里,有一座明清时期的古镇---大圩。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前290年的战国时期,自战国至明清时期,小镇一直为当地的重要水埠之一,也为经济文化集散地之一。不必说狭窄的石板街巷,更不必说光滑的古桥石栏,踏进古镇,扑面而来的陈年旧香的气息就一把把你揽进了怀抱里,叫你顿时感觉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班驳沧桑的记忆里。
  高高低低的屋檐下,长满了苔藓,经年的雨滴跌落在屋檐下的台阶上,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石洞。“水滴石穿”的在这里到处可以看见。我不敢走进古镇的深处,我的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忽然间低落了下来。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溢满心头。
  古镇的一座座明清时期的建筑里,已经缺少了昔日的生机,白发苍苍的老人斜身倚在屋檐下的石凳上,楞楞的看着我这个陌生人,呆滞的目光里充满我忧郁。
  我扫视了古镇的左右,在参差不一的古建筑群中间,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到来是多么的多余。这是一座宁静的古镇,除了远处镇外传来的一两声狗吠,就只有我的轻微的呼吸声了。也许,我的踏门而入,会惊扰了它的宁静。
  关于大圩古镇,我陌生于它,它更陌生于我。在一个美丽的传说中,我滋生了来走一趟的欲望,于是我就来了,这是广西桂林初夏的一个黄昏,我总感觉,去古镇,最适宜的时间就是黄昏;黄昏,给予我无限的想象,黄昏这个词的意象,在我的诗歌中曾经多次的出现,我由衷的喜欢黄昏,我总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与黄昏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它是成熟、焦灼、无奈、忧郁或者最后的晚宴,或者是一杯醇香的山花老酒。
  关于磨盘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之前,一个年轻人经神仙的点化爬上了磨盘山。口渴了,就喝了山涧的泉水,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力大无比大犀牛。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年轻人把磨盘山拉了九十九转,月亮下山了,一时间天昏地暗了。年轻人使劲拉那磨盘,却怎么也拉不动了。于是他顺着月亮落下的方向,向西方奔去,想把月亮留住,谁知道才刚刚跑出去几步,就动不了了,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磨盘山西面的“犀牛望月”这一自然景观。
  这是个与神仙有关的传说,人们总是把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在茶余饭后为自己的愿望或信仰寻找着一个合理的支座,将它安放在自己的生命里程中,以此来传承着文化,记录着日子。这个传说也不例外,它的牵强与神话都是为一个理由服务的:人们被年轻人追赶月亮的行为所感动,为了纪念他,于是都从四面八方搬到了大圩,在这里休养生息,一代一代的就生活在这里了。而古镇真正的历史,也许是战火纷纷的年代,人们为生活所迫,才不得已寻到这个依山傍水的所在,一代又一代的生存了下来。
  古镇昔日的繁荣与昌盛,是与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分不开的。大圩东是潮田新河,与福利的马河连在一起,向西连接相思江,可以到永福,北面的是漓江,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方,无论从战略位置来看,或是从经济贸易地位而言,无疑都是古人选镇的主要理由之一。不难想象,上溯百年,甚至千年,这里是何等的繁荣与富足。
  大圩,曾经以广西四大古圩之一的历史地位在这里存在着,虽然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嘈杂与富足。但在一座座砖木、石木结构的建筑物班驳的记忆中,我们依然可以寻到远去的文明,依旧可以听到历史的涛声中飞溅的浪花声里,对大圩的铭记。我是来寻梦的,在大圩,我只想寻到一个非常古典的理由,我为什么会喜欢这里,难道真的是因为它的苍老与班驳,或者是别的什么。

 

张明泉19711月生, 1987年开始在国内报刊发表散文、诗歌,著有诗集《情思孤旅》。

 

下一篇
水墨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