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的淡泊人生
首页 > 文学 > 散文

孙犁的淡泊人生

2012-03-06 16:07:36  ·   46次点击

                            □文彦群
 
  “淡泊晚年,无竞无争;惟对于书,不能忘情。”这两句话,是孙犁晚年奉行的处世原则,也可说是他一生行状的真实写照。
   1945年,小说《荷花淀》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后,迅即引起轰动,使孙犁成为文坛上引人瞩目的“明星”作家,毛泽东主席也称赞他是一位有自己风格的作家。革命领袖一言九鼎,别人会顺势扶摇直上,孙犁则说:“我就是个文学作者,决不能用领袖的彰扬抬高自己”。
   作为1938年就参加革命的战士作家,孙犁可谓资历老,名气大,但在建国后的文坛上,与他一同从延安走过来的那些同辈作家,大都“高官厚禄”,独孙犁“裙钗布衣”,以《天津日报》副刊科副科长的行政职务,终老此身。
   1980年以后,文联、作协多次召开“荷花淀派”作品研讨会,孙犁皆以“身体欠佳”为由推辞,不愿参会。在给评论家冯健男的信中,孙犁直言:“荷派云云,社会虽有此议论,弟实愧不敢当。自顾不暇,何言领带?回顾则成就甚微,瞻前则补救无力。名不副实,必增罪行。”
   1988年,孙犁从事革命文学活动50周年,南开大学筹划召开“孙犁创作学术讨论会”。孙犁坚决反对,经筹备组同志反复劝说,他才勉强同意,但提出三项要求:一、本人不参加,让大家畅所欲言;二、纯学术会议,不讲排场,不请领导;三、不拉赞助。
   孙犁主张作家远离政治,远离官场。文革之后,天津市委宣传部门一位领导来报社看望孙犁,他却悄悄躲了起来,避而不见。八十年代的一个春天,市上领导点名要见“荷花淀”创始人,报社领导陪同孙犁前往,见面后他却一言不发,使谈话无法进行。
   文革过后,家乡来人动员孙犁为村上建小学出力。他拿出一千元外,再将老家有三间北屋的老宅子捐出。学校落成后,本乡的父母官来见孙犁,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校。孙犁严词拒绝说:“别开玩笑,我拿两千元就可以命名一所小学;如果拿两万,岂不可以命名一所大学了吗?”乡长又请题写校名,孙犁说自己的字不好,还是找个写字好的人吧!
    朋友老季,常写些关于孙犁的文章。孙犁劝他“不要添枝加叶,不要吹捧。”但他写出的东西,总是不能令孙犁心折。如在写孙犁创作时,老伴如何端茶送水,夜深时又如何为孙犁披上衣服。实际情况是,那时孙犁同老伴并不住一处,她也没有这种习惯,两人虽感情很好,但凭空想象的描写,孙犁倍觉别扭。他想要的,只是一幅朴素的、真实的、恰如其分的炭笔素描。
    孙犁生活简朴,别无所求,只要一日三餐温饱,有个躲避风雨的住处,就知足了。他爱喝棒子面粥,长年不断,如果秋季再加些菜叶、红薯、胡萝卜,就更好吃了;冬天坐在暖炕上,两手捧碗,缩脖而啜之,便觉得这是人生一大享受。他说大富大贵,意思并不大。
    孙犁爱惜旧物,进城时买的一个火炉,用了四十多年,容颜衰败,锈迹斑斑,每年冬天用时,都要认真清理一番。火炉伴他度过了壮年,迎来了晚年,儿女们长大成人,远走高飞,火炉仍然陪伴着他,如同亲密无间的朋友。
    孙犁一生,历尽磨难,饱经沧桑,可谓尝尽世间百味。晚年自知时间有限,来日无多,他便辞谢一切职衔,申请离休回家,“闭门谢客,面壁南窗,展吐余丝,织补过往。”在有生之年,以再写十本书相期许,迎来他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高峰,并完成作家向思想家的转变,成为当代文坛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
纵观一生,孙犁展现给世人的是一个远离官场、坚守书斋,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读书人形象,在文坛上下,他的人格文品,使同时代的人相形失色,给后来者树立了标杆。

下一篇
孙犁与《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