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重游记
首页 > 文学 > 散文

故乡重游记

2016-10-13 17:20:55  ·   55次点击

 

这几年,都说韩城变化快变化大,特别是旅游业方面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最让人惊喜。但苦于工作在外,每每回乡都是匆匆太匆匆,一直都没有时间好好的领略体会下韩城故乡的变化,总让人觉得心里有种深深的遗憾和歉意。
终于,盼来了这国庆七天长假,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抛却生活的琐事,决心在故乡安心一游。
听说,老城旅游开发变化大,所以一大早一家人就驱车前往,沿“死牛坡”缓缓而下,一到坡底,小妹大姐、大娘大婶、大哥大叔们,锣鼓、花杆、高翘、旱船……。一大片红红绿绿,花花色色就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勾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致。由于我们来得过早,一则社火热闹还没开始,二则早饭还没吃,于是就凭着记忆,穿过小巷,几迂曲折,很快就找到了原来的饮食街。街口增添了几个老人、小孩的铜铸雕像,个个形态憨厚,惹人欢喜,不时有人驻足观赏,还有的在拍照留念。我们一心想着美食,因此,也没过多逗留,放眼望去,整条街道都重新进行了装修,大厨小工,统一都换上了简朴古色的衣饰,氛围果然和以前大不一样。再看,吃食更是丰富了好多,除了原来固有的羊肉饸饹、芝麻烧饼、热油糕、韩城馄饨、绿豆凉粉、粽子外,还增加了农家菜卷、油坨子,还有油炸花花、杂粮搅团,漏鱼鱼……,真是,花样繁多,一应俱有,好多年没吃过的小吃也都能找得到。还没吃,就让人感到美味无穷,馋涎不已了,恨不得将所有的东西都一一吃个遍。于是东点西要,就整了一大堆,吃吃这个,尝尝哪个,直撑得肚皮发胀,还是过不够“眼馋”,总觉得这个还没吃,哪个还想品,真真的是吃了个肚圆,过了一把嘴瘾。
肚圆饭饱之后,沿着古街继续前行,大街除了重新翻修之外,街道商铺依旧,倒是变化不大,只是人群穿梭,比以往人流量增加了不少,让人感受到旅游的氛围加重。一路谈笑,不经意间,来到“三庙景区”,听闻这里的变化最大,不禁让我期待了起来。果不然,故宅街道经过重新设计规划,几径曲幽,蓝墙灰瓦,门窗木雕,显得异常的简单古朴,文物古画随处可见,更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所谓“三庙”指的是“文庙”、“城隍庙”、“东营庙”,其中文庙知名度最高,而城隍庙最大。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城隍庙,是古时候祭祀城隍神的地方,城隍神被古代人们认为是安民护城的保护神。还没进庙内,门外巷道墙上的琉璃影壁,龙浮虎雕、亭台花卉等装饰就引人入胜,这些雕饰虽日久年长,历经风雨侵蚀,文革破坏,但色泽依然鲜艳,工艺精湛,足以让人浮想联翩,感为惊叹。进入院内,但见松柏参天,苍劲翠绿,殿堂雄伟,瑰丽辉煌,无论是影壁还是屋顶兽、吻、脊、瓦其雕饰无一不是造型生动,璀璨夺目,瞻仰这些古人的艺术杰作,在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同时,我似乎触摸到了古时人们心灵深处对保护神的虔诚膜拜和企盼福祉、祈求平安的无限希冀。
绕过城隍庙,走近文庙,正门对面的五龙壁惟妙惟肖,琉璃彩龙各具姿态,栩栩如生,踏进文庙,更是古柏参天、古韵扑面,雕梁画栋的门楼以及高大厚重的灰色围墙更显出其历史的沧桑。文庙也叫孔庙、学宫,古时是祭祀孔子及其弟子和培育人才的场所。静谧的庭院,古朴的建筑,参天的古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庄严而肃穆。高高的大厅下面,孔子的画像笑容可掬,亲切谦和,香气缭绕下,几个小孩子在木制的书桌前,双脚盘膝,双目微闭,晃头晃脑背诵着“三字经”,仿学得一本正经,全神贯注,在这幽静幽深的院落内,增加了几分景致和生气,引得游人一阵朗笑,又赶紧屏息凝气,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气氛。我在静穆中,时间又仿佛回到了远古,孔子讲学,弟子诵读的场景已然跃然眼前。
由于时间关系,两庙游览后,我们在东营庙走马观花急急而过,虽然没有细细的游览,但“关圣帝”题记“忠义”两字风劲有力,世德流芳的三公祠最是抢眼,壁画“桃园三结义”、“大战吕布”等还是给人印象深刻。
走出“三庙”,有两座木结构牌坊在岁月的积淀下,引人注目,“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题词更是让人回味久久,感觉兴致尚高,不舍离去。
游罢古城,开车去往司马祠的路上,我内心翻滚,一种惭愧之情油然而生,生在长在韩城近四十年之久,却未能真正领略其历史文化,珍惜这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老是觉得“外边的世界精彩,外边的东西弥贵”殊不知,守着宝,不知宝,还常常舍近求远的观山游祠。惭愧啊,真的由衷的感谢韩城这几年的旅游开发,我才能够以一个浏览者的心态来到这很熟悉又感觉很陌生的老城,才能真正的体验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和底蕴,让我对韩城故乡更多了一份认知和喜爱。
在思绪翻滚中,不觉间又来到了司马祠,新建的广场很是壮观,人流攒动,熙熙攘攘。而依崖就势,层递而上建筑的司马迁祠墓就在这里了。踏着脚下的古道,在车轮碾轧、风雨侵蚀,凸凹不平的石条路上,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年少时,也常来这里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的感觉都会有不同。这条道是韩城最宽、最长、最古老的一条道,在其北侧,有“司马坡”,“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是韩城流传的一句俗语,是在赞誉韩城的地灵人杰。我们沿道而上,拾梯九十九阶,到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牌楼之下,眺高望远,滔滔黄河,巍巍梁山,古魏长城,长流芝水尽收眼底,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这时候我们再一次的感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采,感叹司马迁遭遇旷世屈辱后的坚韧不拔,景仰之心再次涌上心头。
时已下午三点多,听闻新修建的“文史国家公园”已经开园,顾不得劳累肚饥,又赶往公园。这时候,虽然兴致还浓,但已是腿困腰酸脚疼,在我的极力建议和要求下,我们舍弃步行,坐上了公园的游览车。一路的观湖赏亭,绕山望景,累得不想下车,园内建筑精美,设计奇妙,山水相间,景致相映,绿化景观错落有致,虽然还有一些建筑景点尚未完工,部分绿化还正在进行,但已初显其规模和样貌。听游览车司机介绍,公园总计占地3200亩,投资15亿以上,和司马广场紧紧相连,现在看到的是花费一年的时间修建而成(计划三年时间),大部分景点已完工,剩余的主要是后期的绿化工程,他说“明年这时候你再来,肯定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高水准的公园”。是啊,我在这里真正的感受到了韩城的变化之大,感受到了什么是“韩城速度”。一年的时间,这么大的手笔,一座这么大的工程拔地而起,这是韩城人民劳动的付出,是韩城“日新月异”的最好见证,也是韩城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几多沧桑,几多辉煌,历史的厚重和现代的科技完美的结合相融,这就是新韩城。当然还有好多的地方我没去,但这已经足够了,这次故乡重游,已经让我对韩城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已经激发了我对韩城故乡的挚爱,在回家的路途中,我一次又一次的回首眺望,我想把这一切的一切都永久的烙印在记忆的深处。(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动力能源中心   张亚琴)

下一篇
陕南明珠--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