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姚展雄:道艺交参始通神—序何伯群《梅月堂文集》

理事姚展雄:道艺交参始通神—序何伯群《梅月堂文集》

2013-04-18 16:55:16    54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分享到:

商洛,史称古洛州,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商山洛水,秦头楚尾,山的厚重,水的柔媚;
    秦的粗犷,楚的温婉;儒家气质,黄老习性;北骨南韵,兼容并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洛州自古多才俊。仓颉在阳虚之巅仰观天地变化、俯察鸟兽虫迹,创造了最古老的文字;伏羲在洛水之滨观龟纹鳖甲,一画开天,推演出了先天八卦,开启了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商鞅力推变法,封赏于此,引领秦国走向霸业;四皓隐居商山,过往骚人无不祭拜;闯王李自成,八进商山,厉兵秣马,一举摧毁大明江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今,文坛出了个贾平凹,书坛出了个何伯群,皆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人物,堪称商洛天空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
    何伯群幼承家学,长期隐居洛南西古山,以梅月为伴,与松竹为友,“孤独处世,寂寞治学”(平凹语),数十年如一日,夕惕若厉,醉心翰墨,临池不辍,初习柳、欧,后经陈少默先生指点,师从颜鲁公,继临“二王”、赵孟頫,尤于何子贞处着力良多,后遍参北魏诸碑,探摩于右任草书风神,博采众长,熔冶百家,碑帖兼融,道艺交参,使其书风一变再变,终成自家面目,成为一代宗师,蜚声海外,誉满京华。其书法作品行云流水、潇洒风流,大有“清简雅逸、闲适虚旷”的晋人风度。
    而这一切,除了“退笔如山”般地勤学苦练外,我以为,得益于何先生的“书外功夫”。
    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文人画“功夫在画外”、“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自古“书画同源”,书法亦如此。书虽小道,但欲大成者,绝非易事。不惟有临池不辍的心志,天海风涛的才情,踏遍青山的阅历,心性高洁的人品,亦需腹笥充盈的学问。而何伯群先生,深得“个中三昧”。他除了经年临池不辍外,还注重“书外功夫”的涵养,一生以石鲁先生题赠的“古道书不挫气,诗不败风,画不伤神,音不为讴,词不填补,印不为手,文通百代,科贯宏幽,如是,谓之大道神通也。”为座右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育胸中的浩然气,涵养笔底的书卷味,从而将“学问之气发于笔墨之间”(山谷评东坡语),充分体现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
    李斯《笔妙》云:“夫书微妙,与道合。”张怀瓘《六体书论》云:“书与大道不殊。”朱长文《续书断》云:“书之至者,妙于道参。”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书近乎道。”台湾美学家蒋勋说过:“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日本人将书法称为“书道”,亦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书法艺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修道者。学书的过程,也就是参悟天地大道的过程。学书者,如果只研习笔墨技法,不注重学问修养,充其量只是“书匠”而已,诚如近代书法家陆维钊所言:“古往今来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学书者必须把主要精力与时间用在钻研学问、提高素养上。把提高学问、素养放在写字之上,然后再潜心临池,则可能把字写好。倘若仅为写字而写字,不注重修养、学问的提高,则一定写不好字;或所书之字只能大致看得过去,然而绝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王羲之的《兰亭序》,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李白的《上阳台》、杜牧的《张好好诗》、苏轼的《寒食帖》,都是绝妙好诗,从而使其书作散发出浓厚的“书卷气”。学书者,只有经历过一番如高僧静坐面壁、刺血写经、云水行脚般的苦苦修行后,才能由“技进乎道”,“一超直入如来境”,明心见性,花开见佛,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伯群先生,正是这样的得道者。他对此有着清醒地认识:“书法艺术不但可以显出自为的宇宙,而且可以阴阳相生,刚柔相济,在血脉运行之中,体现出天地之气的变幻和宇宙本体的生命律动。”为此,他曾手书一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艺;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这不仅是何先生的自我勉励,亦是其一生恪守的书法艺术准则。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梅月堂文集》是何伯群先生在书法理论、诗词歌赋、文学绘画等领域内的“书外功夫”的有力见证,是其多才多艺、不凡才情的尽情挥洒,是其在书法艺术之外的又一重要收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诗、画、文、图交相辉映的精美读本。书中既有作者多年临池的管见心解,又有附庸风雅的吟赏风流;既有诗酒流连的诗书唱和,又有外界媒体的褒奖嘉评,一册在手,阅之抚之,如在“山阴道上行”,美文、妙书、佳画,令人赏心悦目,美不暇接。
    诸位看官,欲识庐山真面目,就请读此书吧!
    是为序。

                                        癸巳清和月于西安印心庵
 

上一篇